我的ldquo抗疫rdquo生



高中生学习线上讲堂

我的“抗疫”生活故事征文活动

面向全国各中学师生征集中

出品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

《高中生学习》编辑部

供图

视觉中国

指导老师简介:

刘念波,大冶一中语文教师。

张晓华,大冶一中语文教师。

程继兵,大冶一中语文教师。

学生佳作

千灯共燃曜南北众志成城克时艰

大冶一中高二年级

曹苏苏

城市戴着蓝色的口罩,沉重地呼吸着,像是想抓住最后的希望。疫情像是一张灰色的巨网,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人们无处可逃。医院里住着看不见的病毒,无力的病人,这是年的序幕。

或许我们能体会到的只是频繁刷屏的疫情信息所带来的焦虑。而风暴之眼里的人们,当迷雾还笼罩在真相上方,在疫情还没大面积扩散的时候,阴雨就已经滴落在了肩膀上。医院里,患者、取药的人、医生就这样擦肩。在医院后门的破旧门板上,以往热闹的粉店人多到要在这里摆桌,而如今吊水的人连这样简陋的床位都要抢占。

可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新年前夕口罩工厂复工加班,流水线传递的不仅仅是口罩,更是质朴的关怀;医院加紧建设,无数工人坚守的不仅仅是工地,更是他们特殊的战场;全国各地的募捐浩浩汤汤,人们捐出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其中萦绕着的执著信仰。四海八荒的人们抛却新春的团圆与欢庆,撇去焦虑和慌张,奉己之力共筑长城万里,只愿再现中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从中南海不眠的灯光,到普通人家生活的日常,我看到整个中国在行动,无论离武汉有多远,有多近。我看到不分境内外,暖暖的中国心正迸发出无穷的热能。向着病毒发起昼夜进攻的,不仅有顶尖的科学家,还有超乎你想象的超大规模人民战争,作战地点不分区域,参战人员不分年龄,万众一心凝聚起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这精神挺的是高效,挺的是信任,挺出赤子立心,挺出人间大爱,挺起降服毒魔的火神山、雷神山,挺起了疫情无法逾越的千万座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疫情防治面前,全国上下一致表现出高度的同心同德,譬之辟谣于初婴,譬之授知于未然。坚持全国一盘棋,服从党的指挥,同时间赛跑,同病魔对抗,邻里互助,患难相恤,勠力同心则无跨不过之坎,同舟砥砺则无达不到之岸。春天已来,待疫消逝,江城樱花会再次绽放,邀我们共赏,新阳熠熠,美好生活会如期而至。

雾霭消散,霁云终临,凛冬散尽,星月长明,齐心战疫,光明在前,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经受岁月洗礼而生生不息。阴阳倒转,也定能扭转乾坤。昔日洪水滔滔,我们胼手胝足共释水患;昔日非典酖酖,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昔日汶川地震,我们携手站起重建家园。而今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举国上下卯足气以击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

相信中国的力量,相信中国人的力量,众志成城克时艰,战疫的终点,必将是温柔了岁月的碧海长空。

指导老师点评:文章画面感极强,开头部分仿佛带领我们去目睹疫情爆发初期全市的救治现场,随后铺展出一幅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战斗全景,裁剪得当,切换自如,由点到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触动。后半部分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给人以极大的信心与力量。没有廉价的乐观,不是煽情的呼告,将理性与感性很好的结合起来。

——刘念波

最可爱的人

大冶一中高二年级

刘睿思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面对这一场浩劫,有这样一群人身着白色铠甲毅然逆行而上。“我报名,请让我去”“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如军情,我义无反顾。”“我连命都交上去了,何况头发。”……这一位位最美逆行者,向死而生,以命换命;这一封封主动请缨的战书中,写满了他们的医者仁心。

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抗疫中最可爱的人:摘下口罩,满脸勒痕,眼睛充血的医护人员;摘下手套,皮肤皲裂,带着血痕的是医护人员;连续值班,趁着换班,横七竖八地倒在值班室的医护人员……还有更多没在镜头前出现过,没被在新闻记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l/1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