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大蒜水适用于外寒阶段,脾胃有寒湿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常吃的大蒜吧!

大蒜最早产在中亚一带,在秦汉的时候通过西域传入中国,有人讲是张骞出使西域,把大蒜的种子带回了中原,可见,这是种进口食品啊。

现在,大蒜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广泛为我们所知,现代的研究显示,大蒜对人体确实有保护作用,比如在外感防治方面,有研究显示,大蒜具有强力杀菌的作用。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当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有研究者用大蒜提取物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非常显著。类似的研究很多,大蒜在医用方面确实前途广泛。

大蒜那么早就进入了我们中国人的饮食,很多地方,吃饭会生吃大蒜,比如山东,一般饭后,嘴里都会有着浓郁的味道的,我们老家是把蒜切碎,放在酱油里,做蒜酱。

虽然我们吃蒜的历史久远,但是,在中医里面,应用却多是在外用的领域,比如外敷等等,那么,大蒜的药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中医认为,大蒜入肺、脾、胃经。清朝的中医大师王孟英在他的食疗著作《随息居饮食谱》里面说大蒜:“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这里面,值得重视的是:王孟英认为大蒜生的和熟的药性是不同的!这是重点,王孟英认为:大蒜生的会辛热,而大蒜熟了以后,药性是甘温的。我们认为,生大蒜辛热的药性,可是散肺中寒邪,而熟大蒜甘温的药性,可以暖脾胃,去除脾胃的寒湿。

那么,该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呢?蒸大蒜水就是一个方法!

蒸大蒜水

准备好材料:大蒜三瓣(这是儿童的量,成人可以用七瓣)、冰糖一块。

具体的做法是:

1、用刀把大蒜拍碎,然后剁碎,如果切成薄片也是可以的。

2、把大蒜放入蒸盅内(家中没有蒸盅的可以用碗)。

3、把冰糖放进蒸盅。

4、加入适量水,大概的量约蒸盅高度三分之二。

5、把盖子盖上,防止蒸的时候,锅盖上的水滴进去(如果用碗的话,用个小碟子扣上)

6、把蒸盅放入蒸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把火稍微关小一点,然后再蒸15分钟即可,此时,大蒜水的颜色会有些淡绿的颜色。

然后,取出,放温,喝里面的水。一天可以喝两三次,喝的量可以循序渐进。

要记住,每次要现蒸才可以,不要蒸一次留着慢慢喝。

那么,为何这个蒸大蒜水可以止咳呢?我的观察是:在蒸开锅十五分钟后,大蒜半生半熟,所以这个大蒜水,并不是像生的大蒜那样辛辣之味道冲鼻子,而是只有一点淡淡的辛辣的刺激感,此时的味道,有些像我们常吃的蒜蓉扇贝的那种味道,此时,大蒜水仍然具有生大蒜的辛热的药性,可以宣肺散寒,但是,只是药性和缓了一些,不至于孩子被刺激得难受;而另外一个方面,此时大蒜半生半熟,它又具有了熟大蒜的甘温的药性,可以暖中,去除脾胃里面的寒湿。

蒸大蒜水适用于什么样的孩子

1,处于感冒的外寒阶段:流清鼻涕、打喷嚏、呛咳、舌质淡白、怕冷、头项强痛等体征。

2,肺中受寒,同时脾胃有寒湿。

所以,蒸大蒜水才能一方面散肺寒,另一方面去除脾胃寒湿双管齐下,同时起效。

很多孩子,脾胃寒湿,比如常常喝冷饮,常常用寒凉之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比如抗生素),结果导致这样的孩子,脾胃总是寒湿较重。他们舌质淡白,容易打喷嚏,容易流清鼻涕,胃脘一旦受寒,就会疼痛,甚至腹泻。脸色不会红润,会经常苍白甚至颜色暗淡。容易怕冷,容易出于体质偏凉的状态。

这种体质的孩子,脾阳不足,就容易导致感受外寒而咳嗽,这样的时候,用蒸大蒜水是比较有效的。

所以,各位朋友记住了,蒸大蒜水会作用于两个部分,一个是肺,一个是脾胃。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吃蒸大蒜水呢?

就是那种平时体质较热,容易上火,舌质红,只要一感冒,立刻容易咽喉肿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虽然感受寒邪,但是容易立刻引起热证,此时,是不适合吃蒸大蒜水的。

在服用了蒸大蒜水之后,极个别的孩子会呕吐,甚至腹泻,这都是半生不熟的大蒜,其甘温之气振奋了脾胃,导致寒湿向外排出的表现,不是坏事的。

我的建议是,大蒜水比较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应用,太小的孩子恐怕还是嫌大蒜太辛辣了。在蒸好大蒜水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试探着喝,量开始可以少一点,然后看到可以适应,再逐渐增加。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罗老师新浪博客阅读更多文章。









































武汉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太原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