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北京中医癌症治疗哪里好北京



中医治疗癌症/

“扶正排毒疗法”治疗各种肿瘤

北京紫云堂中医药研究院黄孔新

癌症是现代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临床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北京紫云堂中医门诊部推出以“扶正排毒疗法”特色治疗手段暨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扶阳排毒灸法、大排毒针法、清瘀排毒疗法配合克癌散(专利号.0)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凡是肿大成块、居留在一处,而难以消散之物就称为“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的瘤体坚硬如石,俗称为“癌”。

目前,当代医学对肿瘤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而祖国医学对肿瘤早就有认识,两千多年前《周礼》一书中,就有专门治疗“肿疡”病的记载,并创立了对肿瘤病的治则和方药,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历代医家依照肿瘤的形状与病因,提出许多不同的病名,如:癌(或岩)、瘤、菌、瘿、茧等。甚至因发病的不同部位而有:乳岩(乳腺癌)、肾癌(阴茎癌)、脂瘤(脂肪瘤或纤维瘤)、舌菌(舌癌)、、石瘿(甲状腺瘤)、茧唇(唇癌)等之区别。中医文献亦提到很多体内肿瘤的辨症方法,并归纳为:症瘕、积聚、痃癖、噎膈、反胃、脏毒、石瘿、骨疽等多种病名。而另外将体表肿瘤归纳在:恶疮、赘瘤、翻花疮、黑疔、石疔、瘿瘤等病名之中。

中医认为,肿瘤病(癌症)的形成原因乃是正气不足,阴阳不调以致气滞血淤,痰凝毒聚,毒热蕴结而成。病理是毒邪和邪毒。我们在长期的临诊中体会到:人体内外风、寒、湿、热、痰、火、瘀等病邪最后都转化为毒。毒有毒邪和邪毒之分,毒邪为外来性原发性的毒,如疫疠,食物中毒,虫兽所伤毒邪。邪毒为六淫病邪或匕情郁结不解产生的病理产物为继发性毒邪。邪毒和毒邪有阴、阳毒。湿毒、暑毒、风毒、寒毒、瘀毒、痰毒等……。根据这一理论指导,我们提出了针药併用的扶正(补气生血、补肾健脾、阴阳双补)排毒(从皮肤发泡排毒。从大小络脉,穴位,经脉循行部位,痛点深部清瘀排毒)。

针灸以独特的疗效直接作用于经脉,它比中药更直接更快捷。《千金翼方》中指出:“凡病皆有气血雍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经脉通,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肿瘤即可化解。

针灸可以抗癌

针灸也许无法治愈所有的恶性肿瘤,但以独特的手法与奇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因为肿瘤乃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如以针灸调节、恢复正常细胞的功能,而异常细胞又得不到营养补给,肿瘤病灶就会停止生长、逐渐缩小,直至消失。临床实验也已证实,此法在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而针灸治癌的发明“大排毒针法”“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扶阳排毒灸法”“清瘀排毒疗法”结合中药“克癌散”,调动患者自身的潜能,打通脏腑的全身经脉,大小周天、奇经八脉,确实可以缓解或治愈被中、西医判为死刑的危急重病。

一、“三法合一”的针刺排毒发泡法:

针、罐、药是中医学战胜疾病的三大法宝,民间素有“针灸拔罐,病去一半”“拔罐治百病”的说法。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许多经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如肿瘤,痹症,哮喘、乙肝、肾炎、高血压、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用本法治疗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这是对拔罐法应用的记载,而针灸术是中医药的国宝,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针灸麻醉术的神奇功效,令整个医学界震撼;药物发泡法即在人体穴位上或病痛点敷上药物发泡,达到风、寒、湿、热、痰、瘀、毒、从皮毛排出体外,民间常用来治疗水肿、痈肿、肿块疗效显著,但第一次发泡后第二天就不能再发泡了,从而影响了疗效。针刺排毒发泡法以针剌、拔罐、发泡法三法为一体,疗效优于单一疗法,治疗范围广泛、见效快、愈后不易复发,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值得广泛使用。

二、针剌排毒发泡法的操作运用

针剌排毒发泡法根据辨证选用穴位先针刺得气后手法调针补或泻,然后将针拔入罐中,留针罐30-90分钟后视病情而定以起泡为度(没病的穴位上无论留罐多久都不会出水泡),取罐、针,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水湿尽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即可。第二天用同样方法继续拔出水处,一直到水出尽为止。出水快,出水多病重见效快。病越重,出水的颜色越黄,尤如油一样的粘液泡沫就越多,只要水拔尽了,过一段时间再拔也不会出水泡,疾病也痊愈了。治疗以10—15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不可间断。

三、针剌排毒发泡法治病机理

人体内有70%是水液,中医称为津液,具有濡养脏腑和四肢关节的功能,正常的水营养全身、周流不息。但在人体正气虚损时,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某一脏腑经络,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水液运行受阻某脏腑经络关节形成水湿稽留,导致气滞血瘀,肿胀疼痛,病情常缠绵难愈。但主要病因是湿毒邪致病,因湿毒属阴邪,伤阳为先,其性凝滞,不易速除。癌症和痹症都可以湿毒论治。

针剌排毒发泡法的治病原理:该法有调整阴阳、排毒袪湿,清瘀祛风、疏导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使毒、湿、瘀、风、寒等诸邪从毛窍皮肤外出,恢复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功能。

古医案:唐代医学家王焘《外台秘要》一书中阐述“患殗殜(肺痨病),必瘦,脊骨自出。以壮大夫屈头手指及中指夹人脊骨、从大脊向下至骨极,指腹向上来去十二三回,然去中指于两畔处弹之。若是此病,应弹处起作头,多可三十余头。即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如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

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黑岩东五患肺结核,由于缺少抗痨药,当时患病者几乎是无药可医,他找到了排毒发泡法治疗,于年春夏之间的两三个月时间,从未间断过在胸口的黑斑处拔罐连续吸拔出血块粘液,虽然痰与咳一时虽似有增加,但已没有过去每日清晨必咳出一杯浓痰的现象。而且日见减少,同时感到“一向冷漠的心情和困难的呼吸状况也越来越轻松”。终于在年底治愈出院。他没用抗痨药,依靠发泡的方法治愈了痨病并且以后一直也没复发,相对的其他病友却一个都没活下来。这在医疗史上是非药物发泡疗法治疗传染病的典范,也是我们用此方法治疗癌病等疑难病的启发。

足三里的抗癌作用:

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也好似一条河流,针刺足三里针感要流到腹部.胸部.头部.针刺深度不一样,足三里针刺治疗妇科病扎一寸,针深二寸治哮喘,三寸治疗心脏病及瘤癌疾病.随针尖所到位置不同,其所主治的病症必然会有所不同,应随病位的远近来调节.换句话讲,所有穴位也必有针刺深度的全息,几千年来没有人点破。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五俞穴之一,五行属土。本来足三里就是抗肿瘤的重要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或点按此处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细胞的杀灭能力。正如《琼瑶神书—琼瑶真人七星针治病诀》所云:“痃癖胃寒三里留”。痃癖即肿瘤。琼瑶真人认为“痃癖”属胃虚寒、正气不足所致,以针灸补足三里之气有助于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养正积自消”。临床证实,三穴(足三里、关元、太冲)合用,有助于减轻癌症病情、延缓恶化。而足三里能养正祛邪,缓解各类癌肿,再配合对症取穴,即可达抗癌之功。

1、抗癌总穴

位于足内侧,约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再直下半寸之处(即然谷穴下0.5寸)。即足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

本穴为经外奇穴,可以对抗全身各部肿瘤。

脑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癌,子宫癌,肝癌,直肠癌等。

由本穴向足跖部横刺三至四寸。但头颈部肿瘤须改向前斜刺,中段(胸部)肿瘤向脚心横刺,下段(腹部与脚部)肿瘤则向后斜刺。临床证实,本穴与三穴(足三里、关元、太冲)合用,有助于减轻癌症病情、延缓恶化。依据多年经验,抗癌总穴可以缓解各类癌瘤,而足三里能养正祛邪,再配合对症灵穴,即可达抗癌之功。

2、对症灵穴

对症灵穴共四处,均位于足底部,其中一至三号位于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处,由趾尖向足跟方向排列,相距各约一寸。四号穴在三号穴向后(向足跟方向)、向内(向足心方向)各一寸处。

这四个对症灵穴对应人体全身各处,各有专长。譬如:四号灵穴能对抗脑部癌症。三号灵穴对抗脑以下、剑突以上的上部癌症。而一号灵穴对抗剑突以下、肚脐以上的中部癌症。至于二号灵穴则对抗肚脐以下的下部癌症。读者只要记住:治疗部位从上至下,依四、三、一、二的顺序即可.

抗癌灵一号穴

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一横指,屈拇趾肌腱的外侧。

脐以上至剑突下的内脏肿瘤,如胃癌、贲门癌、食道癌、肝癌、淋巴转移癌,或慢性粒性白血病等。

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足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然谷穴”、抗癌灵三号、抗癌灵四号方向。

抗癌灵二号穴

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后、向内过赤白肉际左右各一穴。

对抗肚脐以下的下部癌症。

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足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然谷穴”、抗癌灵三号、抗癌灵四号方向。

抗癌灵三号穴

位于足底部,直对踞跗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约一横指处。即抗癌灵二号穴向后约一寸处。

三号灵穴对抗脑以下、剑突以上的上部癌症。

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足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然谷穴”、抗癌灵四号方向。

抗癌灵四号穴

位于足底部,由足内、外踝后缘引垂直腺,与足底正中线相交处即本穴。约抗癌灵三号穴向后、向小趾侧各一横指处。或足底正中线后四分之一与前四分之三之交点即是本穴。

脑部恶性肿瘤。

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痛、麻丶酸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指按垂直重刺激或透向抗癌灵三号穴即可。

大排毒针法的运用:

大排毒针法是在痹症或肿廇等顽疾的部位施以毫针排刺。视病情一次可扎几百针或几千针,并按九宫八卦方位排列无问针刺数量。以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九以至无穷无尽化生,可以化生几百至几仟针。因癌症为绝恶毒症,非大队人马不可攻克,如韩信之用兵多多益善,如亥下大战,八百大将轮战霸王,终将大败项羽。用药如用兵治疗癌瘤须大军压境擒贼擒王。一穴一针的治疗难起沉疴,而大排毒针刺法的治疗方法却显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内经》《灵枢·官针》中就载有多种不同的多针刺的论述,如齐刺、傍针刺、扬刺、赞刺、豹文刺、报刺等等。《灵枢·厥病》曰:“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五行,指头部分布着的五条经脉线路,中行督脉,其旁左右二行各为足太阳膀胱经,又旁左右二行各为足少阳胆经,行五,即上述五行,每行在头部各有五个穴位。《内经》中“行五”原指头部五条经脉循行线上的具体腧穴,五五计二十五个穴位,但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上,由于头痛的具体位置、范围大小不等,因此,在针刺治疗上也就不必拘泥于有固定位置的经穴上,而是沿经脉,短距离地均匀地截取针刺刺激点。

后世医家,如砭血派的代表人物张子和常以此法医病。《儒门事亲》中载:“余尝病目赤,或肿或翳,作止无时,病目百余日,羞明隐涩,肿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上星至百会,速以排针刺四、五十刺,攒竹穴、丝竹穴上兼眉际一十刺,及鼻两孔内,以草茎弹之,出血。三处出血如泉,约二升许。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故。”张子和之善于用排针通经接气,莫不与此有关。

大排毒接经法,于针感终点稍前方针刺,也可在关节附近运针通气,还可在患体、患肢的穴位附近多加几个穴点或在经脉循行线上短距离均匀地截取穴位,如腰突症、小儿麻痹症,采用排针法刺治,就是在一条线上密集排列针灸针,在运针时,由此及彼,依次地运动针体,以促使经气由近及远的串通下去。近人吸古人之经验,在排针的应用和治疗范围等方面都有所扩展。现仅就临床上的应用,略述如下。

头部排针平刺,头皮针各个穴区的治疗,仅靠一根针的刺激是远远不够的,排针平刺可增强刺激量,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如前后正中线、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晕听区等等,其区间可在1cm-1.5cm左右。

项神经丛、骶神经丛的丛刺,对于头面及颈、腰骶神经丛相关的疾病有着特殊的作用,丛刺同样是以等分距离的一种排针刺法。

脊椎病变,如腰突症、颈腰椎病,在病位所及的穴位往往只有一个,但细小的毫针是很难切入要点的,因此,密布的排针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压痛点的中点为准,上下以01—5cm间距排列呈五行针或梅花针刺,可取得很好疗效。

肥胖症,肥胖症患者的针灸治疗,需要强调的是一个量,这个量包括针刺的强度、深度、留针的时间、取穴的多少,重点取穴的腹部可用排针刺,以任脉、大肠经、脾经经脉循行线上的排针等距离针刺,间距一寸,但如若以脐中为准,上下左右1-1.5寸的等距离的排列,效果会更好。留针时间不要少于40分钟。肥胖症的针灸治疗,短期效果不错,中长期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还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清瘀排毒疗法运用:

清瘀排毒疗法自古以来被全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验证有效的自然绿色疗法。

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万病根源在于瘀,人之所以疼痛部位不同,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瘀血堵塞,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把这些瘀血疏通,供血正常,人体各器官恢复正常功能,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

清瘀排毒疗法原于经络学、针灸、拔罐。其理论是在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淤塞的经络穴位上,清除堆积在血管中的寒湿及瘀血,使全身新陈代谢旺盛,气血畅通。向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修复各器官正常功能,使气血顺畅,很多相应病痛会自

动消失。

清瘀排毒疗法治疗许多临床难以解决的疑难病肿瘤病。我们在应用刺血拔罐的同时,再加上艾灸,效果相当满意。

肿瘤是外科病,中医学认为肿瘤的病机就是气血不和,刺血拔罐可将邪气引出,祛除瘀血,调畅气机,之后艾灸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邪气聚集,而且艾灸可恢复脏腑功能,在治疗肿瘤方面较单纯刺血拔罐效果要好。

(一)操作方法:

用采血针在相应穴位上针刺,用真空罐拔出瘀毒血;瘀毒拔净后立即用艾卷对放血处进行艾灸,一般视情况灸治20-40分钟。

(二)适应症及主穴

肿瘤引起的疼痛;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通过刺血拔罐艾灸可以使血气得畅,邪热得出,正气得助,疼痛消失。

1.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主穴:体表局部压痛点

病例介绍:1.陈舟,男,32岁,直肠腺癌术后复发,侵及直肠骶尾椎,引起骶尾椎疼痛,疼痛导致睡眠困难,诸药无效,用刺血拔罐艾灸骶尾椎压痛点,一次就疼痛明显缓解,第二次疼痛继续缓解但出现左下肢行走障碍,继续治疗10次后疼痛若失。

2.赵翁,男,60岁,为鼻咽癌放疗后肿瘤复发颅底侵犯,引起右侧太阳穴、面颊疼痛,用吗啡片60毫克,每日2次,不能缓解疼痛,用此方法选太阳穴、下关等穴位,一次疼痛即缓解。

3.陈妹,女性,45岁。为胰腺癌腰部疼痛,已不能行走,予腰部疼痛处刺血拔罐艾灸一次后,疼痛明显缓解,即可离开轮椅行走。

2.骨转移疼痛,主穴:体表局部压痛点

病例介绍:1.王某某,男,51岁,为肺腺癌肝骨转移患者,左股骨远端转移,予骨转移灶放疗,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以至左下肢不能移动,口服吗啡类药物效果无效,接受刺血拔罐艾灸,一次后即能活动左下肢,但不敢着地,两次后即能下地但不敢行走,三次后可以行走,七次后与常人无异。

2.董某,女,48岁,乳腺癌脊椎转移,在予脊椎水针注射后出现左下肢疼痛剧烈,超敏,拒按触已3月,每日以泪洗面,痛苦不堪,无法睡眠,两眼布满血丝。经人介绍找余治疗,首先予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位放穴拔罐,20分钟后疼痛缓解,可以用手按其患肢,第二天又给其刺血拔罐艾灸一次,疼痛大减。共治疗五次,疼痛消失。

3.高某,女,50岁,肺泡癌脑骨转移,在右股骨大转子处有转移灶,就诊时患者自述,两腿上楼时抬起无力,予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刺血拔罐艾灸2次后患者上楼已无困难,至今5月未再述不适。

4郑某,女,58岁,为肺腺癌脑骨转移,某日哭诉,右脚不听使唤,不能主动钩鞋穿鞋,甚是恐惧,予环跳、阳陵泉、阴陵泉刺血拔罐5次后疼痛消失。

5.赵某,男,52岁,为肺鳞癌患者,某日述两下肢软无力行走,予环跳、阴陵泉、阳陵泉刺血拔罐艾灸,配合神阙、足三里关元艾灸,1次明显缓解,3次消失。

扶阳排毒灸的运用:

保命秘穴—命关穴:命关穴是经外奇穴。主治:一切脾病,消化系统疾病,一切腹胀水肿,胰腺疾病,糖尿病。作用:补脾阳、益脾气,本穴在胁下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此穴属脾,又名食窦。本穴首载于《扁鹊心书》云:“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脾与胃相表里,胃之大络“虚里”即在命关穴内侧。扁鹊灸法是培补后天之重要穴位。

《红医针疗法》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重但尚存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

用法:宜灸、50--壮。

《皇帝灸法》:1.久患脾病,灸命关壮;黄疸病,灸命关壮;2.妇人产后,腹胀水肿,灸命关壮。3.伤寒太阴证,身凉足冷,关节冷痛。发黄,紫斑,多吐痰沫,发躁热,噫气,灸关元、命关各壮。4.水肿腹胀,小便不利,气喘不卧,此乃脾气大损,先灸命关壮,救脾气。再灸关元壮,以扶肾水,腹水自然运消。5.脾腎阳虚气损,泄泻如注,5日内夺人性命。,急灸命关、关元壮,活人。6.反胃食入即吐,饮食失节,或饮食伤脾,灸命关壮。7.大怒,伤及肝脾肾三经,灸左命关壮,关元壮。8.老年人大便不禁,脾肾气衰,灸左命关、关元各壮。9.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脸色蜡黄,早晚各灸命关、关元各壮。

克癌散的运用:(专利号.0)“克癌散”由麝香、人参、全蝎虫、地鳖虫、海藻等多种名贵中药和有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组成。具有补气生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豁痰利水的功效。

“克癌散”治疗各种癌症作为基础方,配服中医辨证施治的方剂汤药疗效相得益彰;热毒壅盛,结块肿大配合六神丸、片仔癀,西黄丸;痰浊呃逆用太乙紫金散;各种出血症配合云南白药;肺气亏虚用补肺汤;肺阴亏虚用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气阴两虚用生脉饮;心气虚用养心汤;心阳虚用参附汤、四逆汤;心血虚用天王补心丹;脾阳虚衰用理中汤;脾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寒湿困脾用胃苓汤;湿热蕴脾用茵陈蒿汤合四苓散;脾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肝脾不和用逍遥散;脾胃不和用香砂六君子汤;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饮;肝火上炎用龙胆泻肝汤;肝风内动用天麻钩藤饮;肝阴不足用归芍地黄汤;血燥生风用当归饮子;肝肾阴虚用杞菊地黄汤;心肝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泻心汤;肝胃不和用四逆散和左金丸;肾气虚弱用大补元煎;肾阳不振用金匮肾气丸;肾不纳气用人参胡桃汤,参蛤散;肾阴亏虚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肾虚水泛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肾虚火旺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

医案:林某某,女,48岁,8年4月8日就诊,诉6年9医院治疗,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手术后至7年9月复发转移,出现腹水、胸水,腹胀呼吸困难。医院治疗诊断为癌病转移到肝脏下腔静脉〔称为布加氏综合症,是一种少见的肿瘤〕。于8年2医院治疗,行第二次手术治疗,8年3月出院。医生告诉家属患者最多活三个月。回家月余便复发胸腹水,不能平卧、医院住院每天放水0豪升,医生说没法治疗。经她亲友介绍就诊,用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治疗,根据辩证论治按区域在后背的肝、胆、肺、三焦区行针刺用泻法行针后拔真空罐〔将针拔入罐内〕1小时后出大水泡,用三棱针刺破水泡约出水毫升,盖上消毒药棉纱布包扎,第二天如法炮制出水约毫升。第三天开始排水伴黄色粘液约毫升。以后每天一次,多拔出水、粘液泡沫等毒液,第10天胸腹水开始消退,腹胀满减轻,小便增多,精神好转。患者信心大增,逐辩证加减增加中脘区、肠区,左右胆区等部位,都能拔出大量水泡粘液泡沫等毒液。二月腹水退净〔B超确定〕诸症渐消。患者一直坚持治疗至今无间断,现在健在,能从事家务劳动。中央电视台在年4月采访了她说真是奇迹〕。该例患者说明了针刺排毒发泡疗法对肿瘤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和患者决心坚持治疗有因果关系。

朱某某:患者女性,43岁,因走路不慎摔倒致左胸伤痛伴有咳嗽并进行性加重,年5月21医院就诊,

检查:胸CT示右肺下叶背段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两肺磨玻璃结节,转移瘤不除外,两肺上叶纤维性病变,两肺胸膜肥厚,肝脏异常强化灶。腹部B超示:肝内多发低回声结节,查头部MRI示:脑内散在转移瘤。查肿瘤五项癌胚抗原7、92ng/ml,骨扫锚示:左肩胛骨血运代谢旺盛灶,诊断为:右肺下叶癌lv期,双肺多发转移,肝脏多发转移,颅内多发转移。年9月20日住院,经医院给予吉西他滨1·8克、和奈达铂30毫克放疗二次,全颅照射放疗一疗程,患者因放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乏力纳差,无法再放化疗,遂于9月28日出院,经看央广健康频道“探密中国民间医”栏目于10月15日来诊。刻诊:头发脱光,面色晦暗无华,丈夫搓扶而来,语音低微脉沉细无力,其夫诉已三日无进食,呕吐甚剧,此化疗伤人阳气致脾气虚损,胃气挟冲气上逆,急用旋复代赭石汤。重用山参20克打粉吞下,再以毫针扎内关,足三里,中脘,扶阳排毒灸法大艾柱灸左命关穴、关元穴二小时,第二天呕吐止能进食。原方维持一周,阳气渐复,诸症好转。因在我院观他人使用针刺排毒发泡效果甚好,遂要求我给他治疗,取穴背部肺心区、隔区、肝胆区发泡拔出水液粘液血液泡沫等毒物,计十五天后皮肤干燥后改换脾胃区、肾区、大椎穴区,也十五天毒物拔净。中药用克癌丸或配四逆汤,小建中汤,小半夏汤,理中汤等…随证加减。经治一月诸证好转四诊:,面色红润,纳佳,二便正常,无咳嗽,寐安,脉缓和,舌红,苔白。头发己长0·1公分。要求出院带药回家调养。药用:克癌散6克X2丸,早晚1丸。代赭石30克、桂枝30克、清半夏15克、生姜15克、干姜15克、山参15克〔打粉吞服〕、炮附子15克〔先煎一小时〕、山慈菇15克、炙甘草10克、炒白芍15克、大枣15克、水煎服,毎日一副。带药一月。以后间断服用上方加减,病情稳定,随访至今能从亊家务工作。

体会:治疗肿瘤病,有以下肤浅体会,总括起来是三个字,即“泻、化、补”。泻,指的是用大泻针法、针刺排毒发泡疗法等…,直接或间接在病灶部位所在经络大泻,使病毒通过肌肤和经络外溢。我曾治疗几例肝癌危重患者,一次用针一千余针,针毕,排小便豪升,患者说“太舒服了,这一会我同没病一样,全身轻松。”肿瘤病如同洪水,如无法控制它,就会四处泛滥,造成极大危害,如能及时疏泄,洪水就能逐步消退。化,指的是化解消化。肿瘤病是气滞血淤,毒热内结而成。根据事物变化规律,瘀结和消化是同时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能瘀结就能化解。针灸可以独自的优势通过疏通经络来消化肿瘤,通则不瘀,通则能化。经络通,瘤自消。经络通,病无踪。补,指的是“扶正袪邪”调理和补充正气。肿瘤病患者普遍存在正气不足的现象,只泻不补会造成重虚,尤其肿瘤病患者在恢复期,患者正气大虚,如不及时补充正气,仍可导致衰竭而死。通过大补气血。才能获得重生,或延长生存期。有不少肿瘤病患者是手术后而亡的,这不是因为手术不成功,而是正虚太过,无力维持生命而终。补充正气,一是为了患者体能的恢复,二是为了防止患者病情复发。肿瘤病的复发率很高,长期正气大虚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会更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治疗的各个阶段必须及时补充正气。以上是治疗肿瘤病患者的三种方法,可单一试用,可合并使用,或三管齐下。如何运用视病情而定。

中医外治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用此法治病无异于内治,吴师机理论骈文“切于皮肤,彻于内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能祛邪、拔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能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此法治病具有简、便、廉、验、见效快、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优越性,配合药物内治疗效相得益彰。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中科医院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l/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