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白求恩middot肿



「白求恩·肿瘤病理学社」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旨在提升相关疾病病理诊断的规范化,进一步扩大和实现精准治疗前的准确诊断。

医院的项珍珍老师带来肺癌病理诊断系列课程《「肺」常病理时间》第五讲:《Lepidic的故事及日常工作的挑战》的配套学习笔记。

医院

主治医师

项珍珍

一、Lepidic的故事

诞生

年:诞生于加拿大。JohnGeorgeAdami,MD,加拿大McGill大学首任病理系主任,也是新词lepidic的创造人。Adami在《病理学教程》一书中提出lepidic,并将其定义为表面被覆细胞起源。

年:Adami在多伦多病理学会会议上首次使用。

沉寂

成熟

:HerbertSpencer在《肺病理学》(年出版)中描述lepidic现在的定义—肿瘤沿着完整的肺泡壁生长。

:Lepidic含糊出现于Carter和Eggleston主编的AFIP(第二版)。

:Lepidic变化的定义明确出现在AFIP(第3版)。

词源上Lepidic与昆虫学无关。

定义

肿瘤细胞沿着完整的肺泡表面增殖,没有间质及血管的侵犯。

References

?ArchPatholLabMed.;:–

?TravisWD,BrambillaE,NoguchiM,etal.:internationalmultidisciplinaryclassificationoflungadenocarcinoma.JThoracOncol.;6(2):–.

?AdamiJG.PathologicalNotes.Montreal,Canada:JohnLovellSon;.

?AdamiJG.Ontheclassificationoftumours.JPatholBacteriol.;8(2):–.

?AdamiM.J.GeorgeAdami,aMemoir.NewYork,NY:ConstableandCo;.

?AdamiJG.PrinciplesofPathology.Philadelphia,PA:LeaFebiger;.

?SpencerH.PathologyoftheLung(ExcludingPulmonaryTuberculosis).NewYork,NY:Macmillan;.

?RussellDS,RubinsteinLJ.PathologyofTumoursoftheNervousSystem.London,England:Arnold;.

?GouldSE.PathologyoftheHeart.Springfield,IL:CCThomas;.

二、日常工作中的挑战

术中冰冻

AIS/MIA及浸润性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冰冻诊断思考流程

Step1:取材是否准确,有无取到目标病灶?

Step2: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浸润范围?

细支气管腺瘤?硬化性肺细胞瘤?

浸润性腺泡?肿瘤细胞沿原有肺泡生长?浸润范围?

Step3:原发?转移?

1、关于取材

Case1:

周围软组织型肿块,CT诊断恶性,镜下病变中央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及脓肿形成,坏死,周围见阻塞性肺炎改变。

再次取材,沿着支气管壁剖开,见支气管腔内隆起型肿块,冰冻诊断为鳞状细胞癌。

启示:冰冻取材很重要,遇到阻塞性肺炎一定要剖开支气管,寻找阻塞原因。

Case2:

镜下见较多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聚集,淋巴细胞浸润,初步印象为良性病变。

深切后可见,成片肿瘤细胞巢,为鳞状细胞癌。

启示:冰冻取材很重要,取材位置、冰冻制片都很重要。

2.AIS?MIA?IAC?

Keypoint:认识各种组织学构象

Case1:AIS

AIS:未见明确间质浸润

Case2:AIS

Case3.MIA

Keypoint:回答1.有浸润么?2.浸润灶在哪里?

Case4:MIA

间质活跃贴壁生长区域

左边为浸润,右边贴壁生长

浸润性区域

Case5:间质玻璃样变性

Case6:IAC

总结

冰冻诊断小的GGO(尤其1cm):低倍镜下看组织结构、与周边关系,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异型性、密度。

参考:

早期肺腺癌诊断若干问题张杰中华病理学杂志年9月第45卷第9期

3.肺黏液性肿瘤

CASE1:石蜡

CASE2:冰冻

第一次取材,大部分为黏液,镜下见少量成簇黏液细胞,是黏液腺癌吗?

CASE2

再次取材,上皮细胞成分变多,大量黏液背景,伴淋巴细胞浸润,中央可见纤维增生的间质中见黏液腺体,腺腔钝圆,上皮细胞排列规整,可见纤毛。

绿色区域:柱状及立方上皮增生,局灶呈乳头样。

蓝色区域:出现乳头样区域,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40

大量黏液,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黏液腺体柔和,腺腔钝圆,可见双层细胞,纤毛及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可见基底层细胞。

CASE3

大量黏液背景,中央见疤痕,可见扩张腺体,注意观察疤痕中间区域,腺体呈不规则型,扭曲,浸润性生长。

腺体大小不等,扭曲、呈锐角,有的腺体呈出芽样生长,局部可见细胞层次增多,细胞形态较一致,核有异型。

本例为浸润性黏液腺癌。

CASE4

低倍镜:黏液肿瘤细胞簇,伴大量黏液分泌;

高倍镜:比较单一肿瘤细胞,部分区域见肿瘤细胞排列失去极性,大小及形状不一致,排列拥挤,未见明确基底细胞;

免疫组化:MUC5AC(+)、P63(-)。

诊断:浸润性黏液腺癌

CASE5

细支气管腺瘤恶变?

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adenoma,BA)

特点:有连续的基底细胞层(p40+,CK5/6+)

近端型BA

远端型BA

所谓“Ciliatedmuconodularpapillarytumor”(=近端型BA):良性周围型结节,由增生的纤毛柱状细胞、黏液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

临床特点:

周围型,1cm小结节;

无症状,体检;

中年,较年轻;

惰性行为,预后好;

影像学:

小、周围型、实性或部分实性,轮廓不规则;

常误诊为腺癌;

治疗:

手术切除;

组织学特点

纤毛柱状细胞、黏液细胞和基底细胞,腺样或乳头状增生;

病病变变边边缘缘肺肺泡泡腔腔内内充充填填黏黏液液;

偶尔黏液侵入周围肺实质;

肿瘤内支气管血管束或中等大小肌性动脉穿过。

免疫组化:

p40/p63标识基底细胞,偶尔基底细胞中混杂CgA/Syn+细胞;

MUC5AC纤毛细胞局灶+;

分子检测:

BRAF-VE突变;

AKT1突变。

鉴别诊断

黏液腺癌:

缺少纤毛细胞连续的基底细胞层;

核异型性核分裂;

黏液表皮样癌:

有中间型细胞,无纤毛细胞或基底细胞层;

多中央型;

细支气管化生:

不引起肺实质主要结构改变;

主要镜下发现,大体不形成明确可见病灶,CT没有明显病变;

胶样癌:

缺少纤毛细胞连续的基底细胞层;

黏液中漂浮单个肿瘤细胞或小细胞簇。

总结:诊断BAchecklist

其实:鉴别诊断不易,尤其冰冻。

我们的体会:概念出发,寻求本质。

低倍看结构(异型);

高倍看细胞(异型)。

并不是万能,疑难待石蜡。

参考:

细支气管腺瘤:易于癌混淆的良性肿瘤

王恩华中华病理学杂志,48(6):-

细支气管腺瘤病理诊断若干问题

张杰等中华病理学杂志,49(6):-

课程预告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l/1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