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羊支原体性肺炎的六个方面
摘要
本文主要从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绵阳和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脏及胸膜的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典型特征,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严重影响当今养羊业的发展。
一、病原特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和绵羊肺炎支原体。该类支原体个体微小,平均大小为0.3~0.5μm,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需要注意的是溶血性巴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无乳支原体等也可引起羊的支原体性肺炎。二、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自然发病时,主要通过空气-飞沫途径传播染。其传染性很强,发病后可迅速传播并波及全群,并且常呈地方流行性。新疫区爆发该病多数是因为引进或者迁入病羊或带菌羊而引起。本病的发病率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阴冷潮湿、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时,发病较高,并且多发于冬季和早春季节,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三、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28d,根据其发病状况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3.1最急性 该类型病程较短,一般在3d以内,个别者仅为12~24h。病羊发病初期体温迅速升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同时很快出现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经常咳嗽,鼻腔有时有类似血浆的液体流出[1]。对发病羊肺部进行叩诊可听到浊音或者实音,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随后病羊极度衰弱继而死亡。3.2急性 该类型的病程一般为1~2周,长者可达3~4周[2]。在发病初期,病羊的体温升高,出现食欲减退,咳嗽等。几天以后发病羊呈现痉挛性干咳,鼻腔分泌铁锈色脓性黏液。按压胸壁,病羊极度痛苦。对病羊进行胸部叩诊可现实音区,听诊可现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发病后期病羊可能出现高热、头颈伸直、腰背拱起和张口呼吸等症状,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妊娠母羊大多出现流产。有的羊可能口腔溃烂,唇和乳房等部位皮肤出现疹块等。3.3慢性 本类型大多发生于夏季,常由急性转化而来。发病羊症状轻微,常有咳嗽和腹泻发生。病羊体温在40℃左右,精神不振,身体衰弱,被毛杂乱,失去光泽。如果饲养管理和治疗不及时,再遇到应激,可能会出现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迅速死亡。四、病理变化对死亡羊只剖检可见,肺脏肝变明显,颜色呈红色至灰色不等;其表面凹凸不平,切面可见大理石样病变;肺小叶间组织变宽,界限明显。在胸腔和心包有时可见大量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中会有纤维蛋白性物质生成;胸膜表面粗糙,上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样物质。有的急性病例还可能出现一侧或者两侧肺叶与胸壁发生轻微粘连,胸膜常与肋膜、心包等发生粘连。支气管扩张明显,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多汁,并常有出血点。有的病羊病程很长,其肺脏结缔组织增生,发生肝变机化,并可能有包囊化的坏死灶出现。有时病羊还可能发生心肌松弛,肝脾、胆囊、肾脏肿大。
五、临床诊断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结合其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均与山羊的巴士氏杆菌病极为相似,但是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时,巴氏杆菌染色为两级浓染的短小杆菌。六、防治措施要加强对羊群的日常饲养管理,搞好羊舍内的环境卫生,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外来人员、动物等与羊群接触,同时尽量避免从外地引种,尤其是疫情不明的羊场引种,以防止将发病羊和带菌羊引入。在引种时,要至少检疫隔离1月以上,确认无病后才能并群。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式。紧急发病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可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其对山羊、绵羊均可应用,一般6月龄以上5mL/只,6月龄以下3mL/只,肌肉注射,1年1次[3]。对于羊丝状支原体,可以只对山羊羊群进行免疫注射,而对绵羊羊群可不考虑。对于绵羊肺炎支原体,则需要对山羊和绵羊进行全部免疫注射。 发现疫情时,要马上隔离发病羊群,限制其活动,以避免疫情扩大,并逐头进行检疫,然后将健康羊、带菌羊、发病羊分别隔离,对发病羊群的所在场地要严格测地消毒。对带菌羊和发病羊进行积极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和预防。同时对健康羊要进行紧急免疫。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年第3期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学拓展小儿雾化吸入健康常识
- 下一篇文章: 第五节脱屑性间质性肺炎nb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