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血清转化的超灵敏高分辨
盖博士盖百霖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7.html
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准确识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感染者至关重要。本文中,哈佛大学DavidR.Walt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荧光的多重检测方法,用于从不到1?μl的血液中检测感染者的血清转换,并最早可在症状出现后第一次核酸检测阳性的当天进行检测。该检测使用染料编码的抗原包被磁珠来定量检测针对4种SARS-CoV-2抗原的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抗体水平。作者使用大流行期间收集的样本以及新冠肺炎首次爆发前健康人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样本训练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对大流行前收集的样本和鼻咽拭子检测呈阳性后5天或更长时间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转换的盲法验证队列中,准确率为99%。新冠肺炎患者的高通量血清学分析可查明抗体型别和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人们了解患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
图1.单分子阵列的血清学检测示意图。血浆与四种类型的染料编码的磁珠孵育,每种珠子都与四种病毒靶标(刺突、S1域、RBD域和衣壳)中的一种偶联。针对SARS-CoV-2靶标的IgG、IgA和IgM抗体结合到病毒抗原包裹的磁珠上。洗涤后,将磁珠引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标记不同反应中的IgG、IgM或IgA。在额外的洗涤后,引入链霉亲和素偶联的半乳糖苷酶。再次洗涤,悬浮在荧光底物半乳糖苷(RGP)中,并加载到,微孔阵列中进行多色成像。
图2.不同感染情况的人群样本的血清学检测情况。抗体含量已经过归一化处理,黑线代表中位数。
图3.新冠肺炎患者血清转变的时程分析。a,b,c,d分别代表四位结局不同的患者。
图3.应用单分子阵列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对新冠肺炎进行分类。(a)三种分辨早期、晚期、全程的模型的可靠度研究。(b)运用单分子阵列的血清学检测可高效灵敏地鉴别是否已感染新冠病毒。
DOI:10./s---x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11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风险点梳理02丨门急诊核酸采样点新冠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