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新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点上方↑“新医院”即可订阅。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它不同于以往的质子密度、T1或T2加权成像,这种新的成像方法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性不同而成像的技术。SWI成像的关键在于磁敏感物质。这些与周围组织磁敏感度不同的物质(如静脉血、出血、钙化等)一方面可以缩短T2*,另一方面可导致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位不同产生对比。SWI包括两种图像对比:幅度图像和相位图像,两者既可以分别分析,也可以经图像后处理进行融合后分析,临床看到的图像大多为融合后的图像。

SWI的优势:

1、可以显示脑静脉分支;2、对出血的高度敏感。SWI能显示约1个立方毫米出血产生的效应。SWI对微出血灶的显示比2D梯度回波序列(GRE)敏感3-6倍。3、对铁质十分敏感。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脑内过量的铁沉积有关,如帕金森病、阿尔海默氏病、帕金森综合征、多发性硬化、脊髓侧索硬化等。观察并量化脑内铁的含量,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进展,还能预知治疗效果。

我院核磁共振科拥有成熟的SWI技术,目前已用于神经系统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畸形以及脑变性类疾病的诊断上,其主要应用如下:

1、脑血管畸形:传统的MRA成像仅显示较大的血管,而对于小静脉却无能为力,而SWI由于对去氧血红蛋白敏感,因此可清楚显示静脉结构。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由于是低流速的血管异常,在常规MRA上很难显示,而SWI则是理想的检查手段。在鉴别诊断上,有时小血管的形态与信号与较小的钙化类似,难以鉴别,在SWI相位图上,钙化、出血为低信号,而静脉则为高信号,可以鉴别。另外,传统的MR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已比较敏感,但SWI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效果更佳,能比平扫MR显示更多的病灶。

2、脑外伤: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30%以上,并且是导致植物状态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DAI是由于剪切力引起的脑白质损伤,轴索损伤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而临床研究进一步发现有出血的DAI较无出血的预后更差,而CT与常规MRI均对较小的出血灶不敏感,SWI由于对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等十分敏感而易于被显示。有资料表明在SWI上显示的出血性DAI病灶的数目和出血量分别是常规MRI的6倍和2倍。故SWI检查可以对颅脑损伤的评价、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脑血管病:SWI可以作为检测脑梗死受累血管分布区、梗死区以及梗死后出血的辅助手段,通过与MR灌注成像结合可判断梗死组织的预后。另外SWI还可以发现慢性高血压患者受损的小血管周围发生的陈旧性出血灶,即脑内微出血,在常规MRI扫描中,这种微小出血点较难发现。

4、脑肿瘤:由于常规MRI对肿瘤的形态敏感,对其内部结构显示不佳,而SWI对小血管及出血敏感,故其成为了解肿瘤内部结构的优选方法,尤其在脑出血与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方面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韩东明宋鹏翀/文)

专家名片

韩东明影像诊断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磁共振科和功能检查科主任。年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年获医学影像硕士学位。现兼任河南省放射诊断学会委员、影像技术学会委员、放射医师协会委员和新乡市影像诊断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影像诊断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3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和体部疾患的CT和MRI诊断。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出版论著6部,获科技成果奖1项,完成在研厅级科研项目4项。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优秀奖和多年年终考核优秀,医院先进工作者、“十佳”医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点击右上角→或转发给好友。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y/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