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磨难而成功的改订新约运动都有哪些



(1)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的方式收回关税自主的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与各国的谈判交涉,尤其是与英、日的谈判。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外交策略和国内情势的考虑,率先迈出了第一步,与中国进行关税谈判并签订了关税新约,给予中国道义上的支持,对英、意、法等国造成很大的压力和冲击。同时,中美关税新约,为各国与中国缔结条约提供了一种模式,以后中国与各国订立的条约,不论积极还是消极方面,都继承了这种模式和精神。

南京国民政府

至于中日间的交涉,一开始就颇不顺利。出于自身在华特殊利益和国际局势的错误判断,日本强硬拒绝修约。后日本逐渐被孤立,态度松动,年10月初与中国开始谈判,直到年1月30日,日本才同意日侨按年税则纳税,当然是在中国对债务问题作出让步的前提下。

签订新约

(2)中国得以实施年税则,解决财政上的燃眉之急。南京国民政府宣称关税自主告一段路,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年税则的过渡性质,中国的关税自主是附加了种种条件的片面的关税自主,而且尚未得到日本的承认。只要日本一天不承认,中国就不能实施国定税则,就得不到完全的关税自主。日本成为中国关税自主道路上最后的,也是最顽固的障碍。经过一年多的交涉,年5月6日,中日关税协议正式签字。中国以特种物品维持一到三年税率不变为代价,换得日本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国人梦寐以求之关税自主完全获得,最多三年,便可自由订立税则。

年税则是完全关税自主权恢复之后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国定税则。除了与日本协议税率的品目,其他商品税率大幅提升。年中日关税协议期满后,国民政府立即颁布年税则,再次大幅提升所有品目税率,谋求增加关税的同时,尽力保护国内产业。

可以说,为争得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付出了很大心力,最终年获得完全关税自主,年起不再受任何束缚,自由订立国定税则。能够自由地按照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税则,就是关税自主的首要成绩。与关税自主息息相关的年税则、年税则和年税则,对于关税收入的增加,具有保护国内产业的作用,颇有成效。

庆祝改订新约运动

(3)就政治上而言,关税自主权是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平等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力之一。中华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若不能恢复关税自主,岂能踏进国际平等民族之列,自立于世界。国民政府若不能恢复关税自主,又怎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得到民众的支持。南京政府的掌权者们,若不能恢复关税自主,如何标榜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作为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而免受政敌的攻击。所以,关税自主权的恢复,在国家政治意义上是至关重要的。

(4)在国家财政上,如表所示,关税自主以后,关税收入猛增,年至年的关税收入分别为元、元、元、元、元、元、元、元。占各年财政总收入的41.2%、51.2%、43.8%、54.1%、48.4%、42.5%、34.3%、24.3%。除去其中的债券和借贷收入,占各年税项总收入的53.9%、62.9%、62.9%、66.9%、58.2%、56.7%、47.4%、35.1%。所以关税自主后,关税收入成为中央政府税项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柱。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九册)》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1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