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须知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导语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
作者:杨涛
来源:饮食保健
气管切开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适应症(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术前难点护理1心理疏导多数病人伴有紧张,焦虑。应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社会职位、压力应当方式、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收入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评估病人的心态,以便协助病人选择有效的、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案。多介绍痊愈病人情况,少说术后并发症及引起病人情绪变化的话语,注意谈话姿势和距离,态度诚恳,拉近了与病人的心理距离,使病人得到了安全感,清除顾虑,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2物品准备急救药品准备齐全,并备好吸引器、氧气、监护仪、手电筒、气管套管、注射器、开口器、压舌板、温湿度计、写字板、无菌血管钳、气管切开包等,铺麻醉床,充分的准备为术后病人起到安全的保障,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由此树立良好的医疗护理形象。
3病室要求环境准备工作很必要,安排在重危病室或单人病房。因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由切口处进入气管,改变了从鼻呼吸的途径,要求室内空气洁净,湿润,温暖。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60-80%,术前空气消毒液喷洒并紫外线照射后开窗通风,避免病人回室后因特殊气味引起剧烈咳嗽。
术后难点护理1体位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但临床术后病人多采取头高足低位较舒适,单纯喉梗阻气管切开的病人自由体位,多坐位头前倾。专人护理,留有陪护一人。护士娴熟的技术,和蔼的态度,亲人的陪伴,给病人较强的安全感,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2术后防止发生脱管首先气管套管上的系带要松紧适宜,能松松的容纳一根手指为宜。为防止因渗液浸湿而经常更换系带,可以在系带外串上止血带,这样有利于擦拭,减少更换系带引起脱管。还应避免术后病人剧烈咳嗽和打喷嚏,引起脱管。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吸痰(1)吸痰前评估病人痰鸣音位置和性质,决定吸痰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到最底部在退出1-2cm吸痰。吸引器装置一般限于成人40kpa左右,小儿小于40kpa。
(2)一次吸痰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超过3分钟。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痰前后视病情高流量吸氧每分钟3-5升,如上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给纯氧,持续2-3分钟,以预防缺氧和低氧血症。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管粗细不超过内套管直径的1/2,一根吸管只用一次,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人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遵循先下气道后上气道的原则。
(5)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采用法:a雾化吸入每天2-4次,雾化穿透力强,水蒸气能直接进入肺泡,这是湿化滴液达不到的。不过雾化时因吸入气中有水蒸气的存在而使氧分压相对降低,同时热蒸气能刺激黏膜的分泌使痰液增多,常出现呼吸困难。故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雾化吸入09%氯化钠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单位,地塞米松5mg雾化吸入,每次15-30分钟,每天2-4次,可遵医嘱。也可以雾化吸入坦克舒20mg。B定时气管内滴药。可给予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药液按医嘱。气管内滴药不但可以稀释痰液,也可以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同时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叩背时手指并拢向掌心弯曲成空心拳,从肺底到肺尖反复叩击,有利于痰液吸干净。
气管切口的护理1.由于痰液分泌物刺激,术后病人颈部切口易感染,应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用2%碘伏消毒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以至皮肤长期受刺激产生糜烂。
2.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垫能使滞留的痰液易于吸收,一般每日更换气管垫2次,如有分泌物增多或出血多时应及时更换,并保持清洁干燥。气管垫具有止血.抗感染的作用。
气管套管的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易使气管内干燥.痰液黏稠.结痂,因此内套管应定时取出清洗消毒。取出清洗消毒时间不超过30分钟左右,防止痰液阻塞和细菌污染,我科均采取浸泡消毒法,先用清水清洗,再用03%双氧水浸泡30分钟,浸泡消毒后用09%氯化钠彻底冲洗后重新放回内套管,3次/日。
语言沟通障碍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
饮食经鼻饲喂食的在24小时后先给病人鼻饲米汤.蛋羹等易消化的食物。鼻饲注入速度宜慢,防止误呛,经常更换胃管放置位置,以防鼻腔粘膜出血.糜烂。术后7-14天切口愈合后,病人可试行经口进食。可先嘱患者带胃管喝无菌生理盐水及或进食糊状食物,嘱病人细嚼慢咽,进食前多做空咽动作,吞咽时要用力,努力使喉口抬高,协助各吞咽肌的功能。进食时调整好头部位置,多加体会,找出适合进食的最佳体位。吞咽时食物量要少,次数要多,循序渐进。如出现剧烈呛咳,则不要急于经口进食,应将呛咳食物吸引干净,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拔管的护理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实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能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3.皮下气肿: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当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观察进展情况。
4.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病情均有关系。
5.气管壁溃疡及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或置管时间较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均可导致。
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的晚期并发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7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C027大叶性肺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