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研究与二十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突破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6/6025057.html

基础研究通过推进人类认知前沿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类面临的问题通过刺激科学研究可能推进人类认识前沿。遗传的科学问题与肺炎的医疗问题合力揭示了基因的物质基础。

科学前沿可以出现不同研究途径的意外交汇。从生物功能的角度诞生了遗传学:年Mendel开创遗传学,年德国的Flemming发现染色体,年德国的Boveri获证据支持染色体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年后美国的Morgan及其学生丰富和发展了染色体的遗传学说。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出现了生物化学:年,瑞士的Miescher在研究伤口脓细胞化学成分的过程中发现核素,其后德国的Kossel发现了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二十世纪初美国的Levene确定以核苷酸连接为基础的核酸一级结构,瑞典的Caspersson等证明染色体含核酸和蛋白质,但当时研究DNA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专家以为DNA无特异性、缺乏信息携带能力。年,研究肺炎致病性细菌的过程中,英国的Griffith分析不同类型病例分布后推测不同型的肺炎球菌可能会变化,之后设计实验发现了转化现象。年,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Avery、MacLeod和McCarty研究转化的物质基础,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改变细菌可遗传特性的转化因子。其后验证DNA的转化活性、证明DNA有特异性、发现转化活性不局限于特定细菌的特定性状。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概念,刺激了进?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在Franklin和Wilkins对DNA进?X线衍射实验的基础上,Watson和Crick于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分子生物学由此而诞生。3.1核酸及其化学结构3-1-1核酸的发现米歇尔(JohannFriedrichMiescher,-)出生于科学世家,父亲曾任瑞士的Basel大学生理学教授、舅舅WilhelmHis(-)为著名解剖学家。年春,米歇尔毕业于巴塞尔医学院后,因不感兴趣行医、自己听觉有问题、而舅舅认为“组织发育的剩余问题只能依据化学基础来解决”(Dahm,,),米歇尔到德国图宾根接受科学训练。他在有机化学实验室工作一学期后转入FelixHoppe-Seyler(-)实验室。Hoppe-Seyler乃时称“生理化学”(后称生物化学)的先驱,他发现血红蛋白的可逆性氧化、并命名(hemoglobin),他命名蛋白质为proteid(后称protein)。Hoppe-Seyler建议米歇尔研究淋巴细胞的化学成分,米歇尔因难以从淋巴结获足够量的纯化淋巴细胞,转而研究可大量获得的白细胞,其来源为外科诊所绷带上的脓。米歇尔起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1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