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亲妈两脚踹死这几个部位
“太残忍!6岁男童被妈妈踢中腹部身亡,原因令人愤怒!”
看到这个新闻,相信很多人都会怒发冲冠:太可恨了,当妈妈的怎么能打孩子打那么狠!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待稍微冷静,看过事件始末,有人可能会疑惑:只是简单踢两脚,怎么就心肺挫伤、肝胰破裂了?
截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其实,孩子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有些部位「轻轻一打」就可能会造成无法挽救的重创,更别说家长殴打孩子时往往情绪激动难以把握好下手力度。
那么,究竟哪些部位更脆弱,是家长们一定要避开的呢?
请牢记:头颈、脸面、前胸后背、肚子和屁股。
危险部位1:头颈
图片源于Pixabay
常见有家长惩罚孩子时伸手用力拍打孩子头部或者快速剧烈摇晃孩子肩膀,导致孩子头颈部一晃一晃的,甚至站立不稳。
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颅脑损伤,包括颅脑加速性损伤和颈髓挥鞭样损伤,甚至严重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
这种情况的原理是:柔软的脑组织和脊髓在颅骨和椎体内面快速移动,会造成神经血管等组织拉扯撕裂或直接撞击到坚硬的颅骨和椎体内面而损伤。
简单点说,就好比人站在公交车上,车子突然启动或被撞击时,人站立不稳容易碰伤。
事实上,这样的损伤多见于车祸等外力巨大的场景。
然而,即便殴打孩子的力度不至于造成这样的脑损伤,头部在反复击打之下也会对脑组织造成短期或长期的伤害[2]。
危险部位2:脸面
图片源于Pixabay
至于脸面部,家长本意或许只是把孩子的脸打疼,或者打肿也无碍,但实际上,眼睛、鼻子、牙齿、耳朵都是极容易波及的器官。
无论是打断鼻骨、打落牙齿,这样的暴力对孩子来说都是承受不了的痛苦和恐怖,而若打伤了耳部,可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失聪[3]。
只因为要给孩子一个教训,就导致孩子容貌受损、成为残障人士,这恐怕是任何家长都不愿发生的吧。此外,直接拧耳朵的做法也可很危险,无论是耳撕裂伤、耳内出血、听力障碍,代价都是高昂的。
危险部位3:前胸后背
图片源于Pixabay
很少听说有家长直接殴打孩子胸部,想必与大家都明白“心窝”伤了容易出大问题。的确如此,击打前胸除了会导致肋骨、胸骨骨折,还容易造成心脏、肺脏的损伤,后果很严重。
相比之下,后背在很多家长眼中是一个没啥重要器官可以随便打的部位。然而,后背正中是脊柱,若不慎用力大了很容易造成脊柱脊髓的损伤,严重者会导致瘫痪。如果击打部位偏下方,还可能会伤到位于腹膜后位的肾脏。
危险部位4:肚子
危险部位4:肚子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些家长认为肚子是软的,里面的肠子也是软的、空心的,打了应该不会出大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肚子(腹部)内脏器的位置和大小比例跟成人有很大区别。
以肝脏为例,成人查体通常「肋下未及」,肝脏位置偏上,且有肋骨的保护;而婴幼儿则更偏下,可以在肋缘下触摸到,肋骨尚未能完全将其保护住。而且,孩子的肚子由于腹肌少而更加薄弱,在受到外力打击时更容易伤及其内的「五脏六腑」。
此外,由于身高差距较大,殴打孩子的家长若选中了其肚子为目标,通常的进攻方式是用脚踢或踹。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人体下肢的力量要远大于上肢的力量,此时孩子承受的伤害往往更大。
危险部位5:屁股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屁股一直是很多家长打孩子时的首选位置,这里没有重要脏器,打起来放心。而且很重要的一条是,这里最柔软,打着不硌手……
但是,屁股也不能放肆打。因为连续、反复、大力击打屁股会导致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出血,严重者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4]。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需要付出爱,而不是用暴力伤害。
希望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摒弃打孩子的恶习,当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报道时,希望大家怒发冲冠的理由能变为:太可恨了,当妈/爸的怎么能打孩子!
退一步讲,不管是不是坚持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希望所有试图殴打孩子的家长在下手之前都先问自己一句:
我能保证这次殴打会让孩子记住教训,同时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的危害,也不会因此后悔吗?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11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值得收藏的颅脑21种影像征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