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病理探究软组织肉瘤EWSR1融合



在过去几十年里,分子遗传学革新了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

目前已知,许多软组织肿瘤有特定的分子遗传学变异,至少三分之一的肿瘤类型有频发的染色体易位。尤文肉瘤,经典的“小圆蓝细胞肿瘤”,是第一类已被证实有特征性分子遗传学变异的软组织肿瘤,大部分病例有t(11;22)(q24;q12)易位[1],导致尤文肉瘤断点区域1基因(EWSR1)和佛氏白血病病毒整合1基因(FLI1)融合[2,3]。自从尤文肉瘤发现EWSR1-FLI1基因融合后,大量研究阐述了尤文肉瘤的分子机制,并且发现许多分子变异类型,影响了软组织肿瘤的分类。

EWSR1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1区2带,是TET家族成员之一,编码一种RNA结合蛋白[4]。EWSR1有17个外显子编码序列,编码含个氨基酸的核蛋白,参与DNA修复、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及细胞老化过程。N-末端(外显子1-7)通过SYGO简并重复序列介导转录活性,C-末端包含由外显子11-13编码的87个氨基酸的RNA结合结构域[4]。尽管EWSR1基因融合位点多变,但大多数断点(80%)位于内含子7或8,导致EWSR1的N-末端与伴侣基因的异源DNA结合域融合[5,6]。EWSR1-FLI1融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由染色体平衡易位引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约40%的尤文肉瘤中的基因重排是由于chromplexy(一种复杂的重排)产生,且预后差[7,8]。在这些尤文肉瘤病例中,几乎总是在EWSR1-FLI1融合的基础以chromoplexy和环状染色体重排的形式加以其它基因的融合(最多至18个融合基因)。目前认为,无论其发生机制如何,EWSR1-FLI1融合是尤文肉瘤必要的致病和演进因素,并且已有研究表明,EWSR1-FLI1融合是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尤文肉瘤肿瘤细胞的关键因素[9,10]。尤文肉瘤发病率的骨骼图分布(图片来源:EuropeanIntergroupCooperativeEwingS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zd/1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