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多学科治疗单中心
编辑:贺黉裕审阅:罗哲
研究解读
重症肺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1]。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年之前本中心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天死亡率高达50%,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改善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需要重症医学和移植科医师的共同努力。
这项研究入组了-年的5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30例患者在入ICU前或ICU治疗期间诊断为ARDS[3,4],33例(62.3%)因持续性低氧血症接受无创通气(NIV)治疗。仅1例因严重低氧和呼吸困难而立即行气管插管。53例患者的主要特征见表1。
入ICU后停用所有口服免疫抑制剂,甲强龙起始剂量1mg/kgq12h,逐渐减量。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包括莫西沙星、更昔洛韦、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SMX)。在怀疑或确认真菌感染的病例中使用抗真菌药物[5]。14例(7.5%)患者通过非侵入性诊断试验确诊,其余39例患者中,35例(66%)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但仅有10例阳性。所有患者在入ICU前和ICU治疗期间均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
本研究人群总体死亡率为15.1%(8/53),ARDS亚组为26.7%(8/30)。出ICU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为65±14mL/min,接近入ICU时的平均肾功能(63±12mL/min,P=0.)。3例患者在ICU治疗期间需要血液净化治疗,1例患者出ICU时仍然需要血液透析。尽管治疗期间停用免疫抑制剂,但在后续的6个月随访中均无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入ICU后,积极地微生物培养,完善病原学检查,早期的经验性治疗。根据我们的初步经验,停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GCS)替代治疗是安全的。该治疗方案有待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论文背后的故事
年,基于我们前期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撰写了一篇单中心的经验总结,投给了IntensiveCareMedicine(ICM)。凑巧的是,这篇文章正好送到了ICM的主编élieAzoulay教授手里。élieAzoulay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同行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了很多。尽管élieAzoulay教授对我们的研究饶有兴趣,但是不得不遗憾地说,ICM对originalarticle的定位非常之高(每一期仅发表3-5篇originalarticle),很多非RCT的originalarticle都会建议以letter的形式发表(这大概也是最近几年ICM影响因子年年刷出新高的原因之一)。如果愿意的话重新撰写文章后可以再次投稿,他也会非常乐意再次review这项研究。由于ICM是重症医学领域数一数二的顶级杂志,为了实现在ICM上“打卡”的夙愿,最终我们还是忍痛割爱把洋洋洒洒几十页的研究改成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短短几百个字的一篇letter。二次投稿后次日,élieAzoulay教授对这篇豆腐干大的letter给出了他的10条非常专业的审稿意见:
虽然花了几大页纸对上述问题做了解释,但鉴于字数的限制,又无法对文章进行扩充。所有的重要内容都浓缩在了一张Table里面。再次应证了那句“浓缩的才是精华”。
有过ICM“秒拒”经历的人大概都会惊叹它处理稿件的速度和专业水准,当天拒或者隔夜拒是家常便饭的事。这次刻意选择了在周五下班前投稿。完全是为了希望能安静地度过一个周末,至少不会因为被秒拒而导致心情烦躁。Resubmit之后晚查房准备下班。查房到一半,收到邮件,告知文章已经被接收。看了一下时间,从resubmit到accept,历时45分钟,堪称“秒收”。在这篇letter发表后的几年间,被多项研究引用。因此,这篇文章刷新了我的多项纪录:影响因子最高,篇幅最短,接收最快,引用最多。非常另类的一段投稿经历。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Carrillo,A.,etal.,Non-invasiveventilationin白癫疯专科医院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y/8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适用于非专业养殖者的治疗水龟肺炎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