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多发骨髓瘤
女,63岁,全身乏力、骨痛7个月,以腰骶部酸痛为主,近期头痛明显加剧。
颅骨、骨盆及腰椎见广泛骨质疏松,在此基础上可见多发穿凿样骨破坏,病灶大小近似,边缘清晰,以颅骨表现典型。第1腰椎呈楔形压缩。无明显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膜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myeloma)为起源于骨髓网织细胞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根据病灶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但多发者占绝大多数。40岁以上多见,好发于颅骨、脊椎、肋骨、骨盆等富含红骨髓的部位。
影像诊断要点:①广泛性骨质疏松,脊椎和肋骨常有病理性骨折;②多骨多发性骨质破坏,呈穿凿样,无硬化边及骨膜反应;③骨质硬化,较少见,影像学上又称为硬化型骨髓瘤;④软组织肿块,位于破坏区周围,椎旁软组织肿块很少跨越椎间盘水平;⑤膨胀分房性骨破坏,见于脊椎和骨盆,皮质变薄,其内见残存骨小梁,呈皂泡状。CT较X线能更早期显示骨质细微破坏和骨质疏松。典型表现为松质骨内弥漫性分布。边缘清楚的溶骨性破坏区,常见软组织肿块。胸骨、肋骨破坏多呈膨胀性,增强扫描肿瘤可有强化。MRI对检查病变,确定范围非常敏感。骨破坏或骨髓浸润区在T1WI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病变弥漫时,为多发、散在点状低信号,分布在高信号骨髓背景内,呈特征性的“椒盐状”改变;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由于脂肪信号被抑制,病灶高信号较T2WI更明显。
与转移瘤鉴别:后者病灶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多不伴有骨质疏松,椎弓根受累多见,MRI表现呈更粗大颗粒状或块状均匀异常信号。与骨质疏松鉴别:后者骨皮质完整,无骨小梁缺损区,颅骨无异常改变。
来源:XCTMR.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y/6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肾科讲堂15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例一则较为少见的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