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喘病
一、病原
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是多形态微生物,呈球状、环状、两极形等,大小为~纳米。可通过纳米的滤器。病菌兼性厌氧,培养有极其严格的营养要求,能在细胞培养基上生长。
该病原主要存在于猪呼吸道和肺内,对外界抵抗力低,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小时,病肺悬液在15~25℃36小时失去致病力。病肺在1~4℃存活7天,15℃保存45天。常用消毒药可杀死病原体。
二、流行病学
1.易感性:自然病例只有猪和野猪,其他动物不发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带菌长达一年多。
2.传染源:病猪和隐性病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感染的途径是呼吸道,病猪和隐性带菌猪咳嗽、喷嚏时,随飞沫及分泌物排出大量病原,与其接触的健康猪吸入而受到感染。
4.流行性: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三.流行特点
该病初次流行多为暴发。多数因引种,又没隔离观察,而直接与健康猪混群,怀孕后期母猪常是急性发作,多为重症。急性期后转为慢性。病猪症状消失后,可长期带有病原体。猪群中病猪连绵不断,很难消除。一年四季可发生,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对病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条件好时,病势缓和,有利于病猪康复,否则病情加重,并可引起继发感染,病程延长,死亡率增加。
四、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4~12天,本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与喘气(图28—1)。首次传入本病时,病猪和隐性带菌猪咳嗽、喷嚏时排出大量病原,健康猪吸入而受到感染,可长期带有病原体。初期多为单声干咳,后转为连续湿咳,同时流出少量粘性或脓性鼻液。咳时站立不动,拱背伸颈,头下垂至地面,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来或咽下去。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无明显变化。
急性型后转为较常见的慢性型,病猪表现咳嗽,特别是早晨活动后和喂食时,发生连续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而出现明显的腹式呼吸困难,沿肋骨出现喘线,仔猪多呈犬坐式呼吸,严重时出现痉挛性咳嗽,甚至呕吐,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戕毛,喜卧怕冷。易继发感染巴氏杆菌,衰竭而死亡。种猪群一旦被感染本病,病猪连绵不断,很难消除。
五、病理变化
病变由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间叶、中间叶和膈叶下部,病变呈对称性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外观似肉样(图28—2)、胰样(图28—3),切面组织致密,从小支气管挤压出灰白色,混浊粘稠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数十倍,切面灰白色(图28—4),湿润多汁,隆起。组织学观察,小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增生,呈管套样(图28—5、6)。
六、诊断
根据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血清学试验,可以对本病作出确诊。
1、临床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猪感染后发生慢性干咳或喘气、猪只生长受阻,发育迟缓,该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低。发生及扩散慢,易反复发作,一般体温变化不大。该病在新疫区一般其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大多为急性,发病率高传播快,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次,呈腹式、犬坐式呼吸,严重时开口呼吸,气喘嘘嘘,老疫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常呈地方性区域流行。
冬春季多发,在早晚咳嗽加重,时而见到痉挛性咳嗽,甚至呕吐。成年猪和饲养管理条件好的猪场常呈隐性感染或不表现出症状。土种猪一般易感,且症状严重。当动物出现咳嗽症状时即可以怀疑是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但猪肺炎支原体易与其它病原如胸膜肺炎防线杆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肺炎巴氏杆菌等混合感染,造成猪气喘病临床症状复杂化,而且有些感染猪并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通过临床症状只能怀疑猪患有支原体肺炎。
2、显微镜下
病变以慢性肺炎为特征。疾病早期,气管内有嗜中性粒细胞聚集。随着病程发展,在细支气管、支气管、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通常也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在气管内充满细胞碎片。肺泡内可能出现嗜酸性水肿液,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数量增加。病程进一步发展,气管内形成淋巴细胞。恢复期病变出现肺泡萎陷,肺泡气肿,淋巴小结增生,有继发感染时,镜检病变严重性增加。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支原体肺炎的剖检病变和镜下的病理变化也是非特异性的,在多种病原感染的情况下,疾病表现比较复杂,必须区分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猪流感病毒等感染的可能。
3、实验室诊断
猪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形态学检查、支原体培养、抗原检测、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测定支原体抗体的血清学试验方法中,有支原体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和非特异性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检测方法中最常见的是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法、间接血凝试验、酶免疫法和ELISA等。猪肺炎支原体的非特异性血清学方法有肺炎支原体冷凝集试验,对支原体肺炎起辅助诊断作用。
猪肺炎支原体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基因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近年来发展的PCR技术,使得支原体检测变得简便、快捷、敏感特异,为支原体的检测开辟了广阔前景。
4、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判断,但是要和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区别。
流行性感冒。猪发病突然,呈暴发性,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患喘气病的猪则体温不高,病程较长传染较缓慢,流行期很短。
猪肺疫。急性病例多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病程短,剖检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慢性病例的体温不定,咳嗽重、喘气轻,严重消瘦,剖检时见肝部有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患喘气病的猪体温、食欲无大的变化,肺有“胰样”病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较重,剖检时有胸膜炎症状。患喘气病的猪则体温不高,全身症状轻或无症状,肺有“胰样”变而无胸膜炎病变。
七、防治办法
1、加强饲养管理
猪肺炎支原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室温条件下36小时失去致病力。一般消毒药和多种抗生素都可将其杀死或抑制。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应激发生;转群前猪舍必须严格冲洗消毒,空置15天以上,能减少猪群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机会。保证猪群各个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变;做好定期驱虫工作,提高猪群抵抗力。发现可疑病猪,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及时淘汰患病的公、母猪。另外,粪尿要沉淀、堆积、发酵处理,尸体无害化处理,经常灭蝇灭鼠,猪场内严禁饲养猫狗。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防止带入病原体,净化种源是控制该病的首要措施。对于不具备自繁自养能力,而又不得不从外地引进猪源时,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测。首先对于种猪进行血清学检查,认定阴性合格时,进场后应隔离观察2-3个月,并用X射线透视2-3次,确认无病时方可混群,有该病的猪场,可利用康复母猪或培育无特定病原猪建立健康猪群,逐步消除病猪,以最终彻底消灭该病。定期开展疫情监测和检疫工作,做到尽早发现,及早隔离治疗,对治疗康复的母猪和检测为阳性的猪要坚决淘汰,以确保猪群健康,最终彻底消灭该病。
通过剖腹产获得没有吃过初乳的仔猪是保证获得无肺炎支原体感染猪的唯一方法。另外,清除猪群中猪肺炎支原体的其它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早期断奶,即母猪用抗生素治疗,哺乳仔猪6日龄断奶,可以显著减少从母猪传播的病原菌数量。
疫苗免疫
2、药物预防及治疗
试验证实抗生素类药如泰万菌素、替米考星、土霉素、泰乐菌素、卡那霉素及喹诺酮类药对猪肺炎支原体均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但药物并不能阻止感染发生,一旦停药,疾病又会复发。另外,由于多种次要病原的感染使得疾病的治疗更有挑战性,并且通常需要应用多种抗生素去控制所有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病原。
用抗生素控制猪支原体肺炎时,最好在猪的应激期使用,包括断奶期或混养期,在病原出现之前或出现早期给药对于成功使用药物辅助控制猪支原体肺炎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支原体肺炎发展过程中,预防是唯一有效降低猪群支原体肺炎造成经济损失的方法。
药物选择
中药:板蓝根超微粉、绿达毒克、蓝圆清
西药:呼畅、蓝健、喘宁、肺宁
中药选一种g,呼畅-g再任选以上一种西药g,拌1吨料,连喂7-10天。
注射治疗:缉毒先锋、头孢噻呋钠、菌速杀、喘宁、金泰乐。
3、合理的疫苗免疫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支原体疫苗带来的经济效益,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免疫能够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影响血清抗体的产生量、呼吸道局部IgG和IgA的产生量,并且能够减少致炎细胞因子的数量。在实验条件下,疫苗不能预防感染,但能减轻临床症状和肺炎病变。
田间研究证实,用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能有效降低肺病变程度及屠宰猪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对提高免疫猪群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非常有效。同时研究证实疫苗的免疫能够降低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肺炎和猪支原体肺炎的严重性,对我国蓝耳病的控制及减少蓝耳病带来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51-
技术服务老师
纵老师:
赵老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治疗药物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y/4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护士资格考试笔试版实践能力
- 下一篇文章: 大湿兄笔记肺炎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