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粘液腺癌的CT表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Keypoint:
1.黏液腺癌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分为“孤立型”或“肺炎型”;
2.黏液腺癌可出现KRAS基因突变(7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未见突变;
3.孤立型和肺炎型黏液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定义为不浸润基质,胸膜或血管的腺癌。然而,BAC罕见。大多数肺腺癌具有BAC表型,但不是单纯的BAC,常混合腺癌的其他亚型。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BAC分为3种病理亚型(1)非黏液型,(2)粘液型,及(3)混合型。大多数BAC都为非黏液型,25%的BAC为粘液型,混合型极为罕见。
先前的研究表明,粘液型BAC和非黏液型BAC在临床,影像,病理和遗传学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新的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对这部分腺癌患者进行了区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粘液和非粘液腺癌是完全不同的实体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将BAC分为三组:单发结节或肿块,肺炎型,或弥漫性型。这些研究比较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并未对CT表现与黏液腺癌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影响进行描述。
鉴于此,来自日本的Watanabe教授等评估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与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nnThoracSurg杂志上。
年4月-年3月,共45例外科手术切除的肺癌被诊断为粘液腺癌。排除5例多原发肺癌或诊断不明确的黏液腺癌。研究者根据薄层CT将黏液腺癌分为“孤立型”或“肺炎型”肿瘤。同时研究者评估其临床病理特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薄层CT表现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图:(a)孤立型;(b)肺炎型
该研究发现,40例患者中30例为孤立型,10例为肺炎型。病理分期为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为23例,14例和3例患者。5例为原位腺癌,9例为微浸润型腺癌和26例为浸润性粘液腺癌。
13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出现复发,所有患者均为肺内转移。孤立型和肺炎型黏液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8.8%,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0.0%和0%。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30例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但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评述:术前薄层CT表现对于预测黏液腺癌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WHO将黏液腺癌作为肺腺癌的一种亚型,但是对其影像学表现,进一步病理分型,对预后的预测等并不明确。将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改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医生对粘液腺癌的认识。
编者:Abell
原文题目:RelationBetweenThin-SectionComputedTomographyandClinicalFindingsofMucinousAdenocarcinoma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y/1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双肺弥漫性浸润型肺癌nbsp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