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医说健康第四季ldquo肿瘤科普
郑州新闻综合医院特推出《郑医说健康第四季:“肿瘤科普季”》,为您讲解:各种常见肿瘤疾病的预防、发现,以及如何科学治疗和保养。播出时间为每周四下午17:10,欢迎收听并参与节目。
一、肺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肺癌总死亡约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3,是什么促使人类发生肺癌?
肺癌是多因素、多步骤发生发展而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综合因素:
1、吸烟被认为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时间长短和吸烟量与肺癌发病呈正相关,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戒烟者随戒烟时间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会明显下降;
2、环境污染:(1).室内空气污染:煤烟、油烟、环境烟草烟雾污染,室内氡气及氡子体。(2).室外大气污染。
3、职业因素:砷(农药中)、铬、镍、砷、石棉、煤焦油、煤气、双氯甲醚、氯甲甲醚等。
4、电离辐射:室外氡及子体辐射,如铀矿工人;室内氡。
5、饮食与营养:缺乏维生素A及衍生物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锌、硒)等。
6、既往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7、肺癌家族史。
8、肺癌遗传易感性: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DNA修复机制异常。
二、肺癌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肺癌按解剖分为中央型肺癌、外周型肺癌。肺癌早期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无任何不适。中央型肺癌症状出现早且重,周围型肺癌症状出现晚且较轻,甚至无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
肺癌的症状大致分为:原发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远处转移症状、肺外表现。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是指由肿瘤本身在局部生长时刺激、阻塞、浸润和压迫组织所引起的症状。
1.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一般止咳药常不易控制。对于吸烟或患慢支气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痰中带血或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
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3.胸痛: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大多数情况下,周围型肺癌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锐而断续的胸膜性疼痛,若继续发展,则演变为恒定的钻痛。难以定位的轻度的胸部不适有时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或累及血管、支气管周围神经有关。
4.胸闷、气急:约有1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中央型肺癌,特别是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肺癌晚期,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压迫气管、隆突或主支气管时,可出现气急,甚至窒息症状。②大量胸腔积液时压迫肺组织并使纵隔严重移位,或有心包积液时,也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但抽液后症状可缓解。③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积减少,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引起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常伴有发绀。
5.声音嘶哑:有5%~18%的肺癌患者以声嘶为第一主诉,通常伴随有咳嗽。声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纵隔侵犯或淋巴结长大累及同侧喉返神经而致声带麻痹。
6.吞咽困难:多见于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侵犯食管。
7.上腔静脉综合征:多见于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侵犯上腔静脉。因血液不能顺畅回流,可出现颜面、颈部及上肢肿胀和胸壁血管怒张。
8.膈肌麻痹:多见于肿瘤侵犯膈神经而致其麻痹,可表现为顽固性呃逆、胸闷、气急,还可引起膈肌升高、运动消失或呼吸时的反常运动(吸气上升、呼气下降)。
9.Pancoast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为肺上沟瘤,又称Pancoast综合征,因其周围空间狭小而易侵犯臂丛下神经根、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肋间神经,产生肩部、肩胛骨内侧缘、上臂甚至前臂的疼痛,往往为阵发性加重的烧灼样痛,可伴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10.如病变侵及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则可出现同侧Hornor综合征,即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睑下垂、颜面无汗等。
(二)远处转移表现:
1.脑转移:肺癌是引起颅内转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可无症状,常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偏瘫及癫痫发作等,有时还会伴有精神状态改变和视觉障碍。
2.骨转移:常见于肋骨或脊柱、盆骨与长骨,可无症状或伴有局部疼痛与压痛,若脊柱转移压迫或侵犯脊髓,可导致二便失禁或截瘫等。
3.肝转移:可无症状,转移灶严重时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和消瘦,可伴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胆红素升高等表现。
4.肾上腺转移:可呈现爱迪生病(Addison病)症状,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皮肤色素增加、腋毛脱落、低血压等。
5.淋巴结转移:往往循淋巴回流途径首先转移到肺门淋巴结,继而可达纵隔和锁骨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多质地较硬,可融合成团,多不伴有压痛。
6.其他:肺癌可转移至各个部位、导致多种征象,例如皮下结节、皮肤溃疡、腹痛等表现。
(三)肺外表现:
1.高钙血症:由肺癌导致的骨质破坏、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导致的骨重吸收钙等引起,可导致心动过缓甚至传导阻滞。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源于肿瘤细胞异位分泌产生的抗利尿激素样物质。好发于小细胞癌,常表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
3.异位库欣综合征:源于肿瘤细胞异位分泌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素类物质,好发于小细胞癌和类癌等。可有低血钾和高血糖、高血压表现,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特征性的"满月脸"。
4.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是恶性肿瘤间接效应引起的一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脑、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等多器官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多见于小细胞癌患者,可表现为近端肌肉无力、反射降低和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等,并往往发生于肺癌确诊之前。
5.血液系统异常: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血小板的异常增多与减少、类白血病反应、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6.皮肤表现:常见于腺癌患者,包括皮肌炎、黑棘皮症等。
7.体重下降、乏力与发热:肿瘤可能引起消耗、食欲不振等,导致患者出现乏力伴体重下降,肿瘤患者发热以间断中、低热多见,合并感染时可有高热。
三、有以上这些症状表现,医院做什么化验和检查呢?
(一)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了解有无相关异常。
(二)肿瘤标记物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摄影;2.胸部CT检查;3.MRI检查;4.超声检查;5.骨扫描;6.PET-CT检查。
对肺癌患者进行分期诊断时,有条件者可进行胸部增强CT、PET-CT及脑部MRI检查。亦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胸部增强CT、腹部CT或超声(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头部CT或MRI、全身骨扫描检查。
(四)获取肺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技术
获取病理学标本时,若条件允许,除细胞学外应尽可能地获取组织标本,除用于诊断外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
1.痰液细胞学检查;2.胸腔积液穿刺术;3.浅表淋巴结及皮下转移结节活组织检查;4.经皮肺穿刺术;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经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术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检查技术;7.纵隔镜检查;8.胸腔镜。
四、肺癌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一)肺结核
1.肺结核球易与周围型肺癌混淆。结核球多见于青年,一般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病变常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X线片上块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到稀疏透光区和钙化点,肺内常有散在性结核灶。
2.粟粒性肺结核易与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混淆。粟粒性结核常见于青年,全身结核毒性症状明显,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改善症状,病灶逐渐吸收。
3.肺门淋巴结核在X线片上可能误诊为中心型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青幼年,常有结核感染症状,很少咯血。应当注意,肺癌可以与肺结核合并存在。应结合临床症状,X线片、痰细胞学及支气管镜检,早期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二)肺部炎症
1.支气管肺炎:早期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易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发病较急,感染症状比较重,全身感染症状明显。X线片上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密度不均匀,且不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吸收也较快。
2.肺脓肿:肺癌中央部分坏死液化形成空洞时X线片上表现容易与肺脓肿混淆。肺脓肿在急性期有明显感染症状,痰量较多、呈脓性,X线片上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常有液平面,脓肿周围的肺组织常有浸润,胸膜有炎性变。
3.肺部良性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纤维瘤、软骨瘤等有时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一般肺部良性肿瘤病程较长,生长缓慢,临床大多没有症状。X线片上呈现为类圆形块影,密度均匀,可有钙化点。轮廓整齐,多无分叶。
五、传统上,我们一般老百姓谈癌色变,而在现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正确看待肺癌这个疾病呢?是不是得上肺癌就判死刑了?晚期肺癌是不是没有治疗意义了?
首先要明确肺癌是个慢性病,已经纳入国家慢性疾病医保管理,其发病是个慢性过程,且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手段的增多及新药物的不断研发,晚期肺癌也不再可怕,及时、合理、准确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生存时间得到前所未有的延长,可以带瘤长期生存。做为医生要为患者及家属做好思想沟通,在大众百姓期间宣传普及肺癌诊疗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肺癌,从心理上克服传统思想。既往传统放化疗对晚期肺癌延长生存仅数个月,现在有了靶向药物,尤其是敏感突变患者,即使多发转移的晚期肺癌,也看到了曙光,我们临床上看到前所未有的希望,患者可以从1年、2年延长到3年、5年、7年,现在我们手里又多了免疫治疗这个有力武器,晚期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不再是天方夜谭。到了将来,随着科技发展,晚期肺癌治疗的意义更大。
六、肺癌可以预防吗?
答:可以。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医学上,肿瘤预防可分为三级预防,肺癌也不例外。
一级预防即为病因学预防,基本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WHO提出的人类健康四大基石。
二级预防即为发病学预防:指在特定的高风险人群筛查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从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即为临床预防,指针对现患肿瘤病人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七、哪些人需要进行肺癌筛查?
长期吸烟人群;年龄大于55岁,且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接触放射线,或者在粉尘环境里工作;有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吸入史;有肺部基础性疾病等肺癌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进行肺癌筛查。
八、肺癌筛查的手段是什么?
低剂量螺旋CT是国际上通用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其放射线剂量是普通CT的1/6左右,且准确高,可查出2mm以上的微小结节,可发现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与分子标志物在肺癌筛查早诊中的联合应用,必将为肺癌的筛查和早诊带来新的希望。
九、如果早期孤立性肺癌,患者一般身体不允许手术,可以治疗吗?
答:早期孤立性肺癌,若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可以有选择地做X线或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适形调强放疗,甚至可以达到手术的效果,而且保护了正常组织。其实不光早期肺癌,晚期肺癌,尤其是脑转移瘤、骨转移瘤等,放疗仍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主讲嘉宾:
龚哲,放疗科副主任医师,河南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呼吸道肿瘤放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擅长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结直肠癌的诊断及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参与编写论著1篇,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往期节目录音,可下载“蜻蜓FM”手机客户端,搜索“郑医说健康”点击收听。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f/9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普通家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