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询丨卵巢颗粒细胞瘤



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医课程,   

病理

肿瘤细胞与正常的粒层细胞类似。偶尔全部由粒层细胞构成,但更多肿瘤含有不同量的卵泡膜细胞及纤维间质成分。本瘤的组织形态极为多样化,一般可分为大或小滤泡型(macrofollicularormicrofolicularpattern)、岛屿型(insularpattern)、梁柱型(trabecularpattern)及弥漫或肉瘤样型(diffuseorsar   

中药治疗

许多中药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可单用于治疗各期肿瘤,亦用于手术前控制肿瘤生长,或手术后防止肿瘤复发。亦可于放、化疗中用于纠正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等。

内服煎剂:益母草夏枯草泽兰叶乌药菟丝子龙骨石韦半枝莲天葵子金银花莲子心川楝子沙参桂枝竹茹山甲珠龟板鳖甲阿胶等。白带多加茯苓白术海螵蛸藕节;赤白带加海螵蛸茜草土茯苓山栀子;纳差腹胀加山楂神曲麦芽;恶心呕吐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白细胞减少加山茱萸补骨脂仙茅何首乌淫羊霍;或人参女贞子麦门冬旱莲草丹皮;或天花粉肉桂甘草;血小板减少加生地仙鹤草枸杞子肉苁蓉;恶心加半夏黄芩生姜;以上方剂每日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九节菖蒲芦荟西洋参珍珠海马蜈蚣冬虫夏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外用敷剂:天麻秦艽元胡吴茱萸柴胡姜黄羚羊角全蝎蜈蚣冰片等。水煎,局部湿敷,每次~30分钟,每日至3次。

外用擦剂:干蟾皮防己元胡血竭乳香没药冰片牛黄等。精制成外用剂,用于疼痛显著者局部涂敷。每日~3次。

卵巢颗粒细胞瘤

卵巢颗粒细胞瘤为最常见的一种具有内分泌(以雌激素为主)功能的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在绝经期后,青春期前者很少。常会有急剧的腹痛症状出现,晚期易复发。

颗粒细胞瘤患者,其子宫内膜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0倍,颗粒细胞瘤也易合并子宫肌瘤,更加重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6%的患者有合并乳腺癌的可能,肿瘤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时,绝经后出血是典型的临床症状,还会出现乳房胀、乳房增大、阴道涂片鳞状上皮成熟指数右移等表现。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granulosacelltumorofovary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多发群体

性早熟儿童,生育期妇女,绝经后妇女等

常见发病部位

卵巢

常见症状

肿物、月经改变、绝经后出血、腹痛

病因

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58%存在DNA复制错误的基因缺陷。

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若肿瘤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多数表现为性早熟。此类性早熟为肿瘤刺激所引起,又称假性性早熟,临床可出现乳房增大、阴阜发育、阴毛腋毛生长、内外生殖器等异常发育,甚至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有的还出现身高、骨龄过度超前发育。若肿瘤发生于生育期妇女,由于肿瘤分泌的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变化,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脱落,所以临床上有2/3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持续闭经或间有不规则出血。

1.肿物

一般是本人偶然发现,可无任何症状。

2.月经改变

包括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失去规律,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淋漓出血等。

3.绝经后出血

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良性疾病引起,但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可能,虽然有时出血量并不多。

4.腹痛

肿瘤生长快,包膜破裂或肿瘤发生扭转时,常会有急剧的腹痛症状出现。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内分泌激素测定: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中雌激素、孕激素、睾酮、促性腺激素及尿中雌激素水平协助临床分析及诊断。绝经后妇女受激素水平影响,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可显示,该检查简单、易行,但对诊断可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2.影像学检查

MRI、CT、B超等检查方法一般都可以明确判断盆腔包块的位置、来源、与子宫及周围脏器的关系、囊实性变化等,但是却无法确诊肿瘤的组织学类别,亦较难估计其良、恶性。

3.诊断性刮宫

可以对肿瘤刺激下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癌前或癌变有准确了解。

诊断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临床特征明显的肿瘤。患者附件发现包块伴有明显的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诊断多不困难。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则要根据其年龄肿瘤大小、质地、辅助检查等综合材料加以分析、鉴别后,得出较准确的诊断。尚有少数患者,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得以确诊。

在肿瘤标记方面,血浆抑制素抗体有助于鉴别颗粒细胞瘤与一般软组织肿瘤;还可以作为血清中的肿瘤标记,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可预测肿瘤的复发。

鉴别诊断

1.颗粒细胞瘤与小细胞癌、未分化癌

小细胞癌、未分化癌的瘤细胞分化差,细胞形态与颗粒细胞瘤细胞有时很相似,尤其在呈弥漫性或类似滤泡样排列时经验不丰富的病理医师会做出错误的诊断。但颗粒细胞瘤与后两者在临床症状体征、术中探查诸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不同。

2.颗粒细胞瘤与其他类型性索间质肿瘤

最常见的与颗粒细胞瘤诊断混淆的性索间质肿瘤有环管状性索肿瘤、支持细胞瘤、硬化性间质瘤等。对这些少见肿瘤其特征性的形态结构不熟悉、不认识,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3.颗粒细胞瘤与其他致临床内分泌紊乱的卵巢肿瘤

颗粒细胞瘤可以造成患者内分泌紊乱,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但是这种特征不仅限于颗粒细胞瘤,某些上皮性肿瘤其间质黄素化(例如黏液性囊腺瘤)亦可出现内分泌紊乱症状。

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是颗粒细胞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临床期别的不同手术范围亦有区别。

(1)Ⅰ期行全面分期手术,术中探查十分重要。应仔细检查盆、腹腔脏器、腹膜、子宫直肠窝等处,并多处取材活检。

(2)Ⅱ期以上均应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腹主动脉旁、腹膜后淋巴结及肉眼所见的转移瘤。

(3)复发肿瘤的手术治疗对复发患者应以积极的态度争取再次手术,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

2.化学药物治疗

(1)适应证①包膜破裂的Ⅰ期及Ⅱ期以上术后病人;②少数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术前应用。

(2)药物的选择及配伍尚未筛选出类似BEP方案针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那样敏感的方案,多参考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或卵巢上皮癌的化疗方案。

3.放射治疗

颗粒细胞瘤对于放射治疗虽然不像无性细胞瘤那样敏感,但是与其他上皮性肿瘤相比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的综合治疗。

预后

颗粒细胞瘤一般预后较好。

1.临床期别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临床期别早,5年生存率高;临床期别晚,5年生存率低。

2.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活跃≥5/10HPFs,甚至可见不正常核分裂,均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肿瘤组织学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所以难以肯定肿瘤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对预后的确切影响。

预防

颗粒细胞瘤为卵巢低度恶性肿瘤,因为其有“晚期复发”的特征,长期随诊更为必要。

1.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开始每3个月随诊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重要的是坚持长期随诊。成人型颗粒细胞瘤术后5年、10年甚至20年复发均有报道。

2.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大约有5%的幼年型颗粒细胞瘤为恶性,其特点是复发快,一般在最初诊断后2年内就可以广泛腹腔内扩散,故术后严密随诊对这类病人更显重要。随诊时间亦应每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1次为宜。

3.随诊内容

(1)全身体检腹部尤应注意,触摸有无包块、有无腹腔积液的发生。

(2)妇科盆腔检查对于盆底、子宫直肠窝侧穹隆等处出现的增厚、结节要十分敏感,了解有无复发病灶的出现。

(3)内分泌检查随诊阴道涂片变化,检测血雌激素水平变化。

(4)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检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盆腔B超、MRI、CT均可了解盆腔、腹腔脏器有无转移及手术区域内有无复发。

(5)肿瘤标记物测定这是最有意义的随诊监测手段。

推荐阅读版·权·声·明

来源: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f/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