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拓展肺部感染
?过敏性肺泡炎
胸部CT:
①急性期表现为两肺弥漫的磨玻璃密度影或广泛的实变影,主要分布在中下肺;
②亚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两肺散在的边缘模糊的小结节影;
③慢性期表现为为两肺内不规则的线样、网状、或蜂窝状阴影。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病毒性肺炎
①小片磨玻璃影,内有气腔结节。
②弥漫性肺泡损伤,均匀或片状实变。磨玻璃影
③很少有胸腔积液。
④很少伴有小叶中心模糊结节和空气潴留改变。
?肺水肿
两肺磨玻璃影,分布肺门周围为主或坠积区为主,间隔增厚明显。
?肺小血管炎
肺野多发斑片影为主和两肺弥漫浸润灶为主,病灶多样化。ANCA阳性。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胸膜下分布且边缘清楚,有蜂窝状改变,磨玻璃常见,但范围小于网状影。有微结节、空气潴留、广泛磨玻璃影、实变影或沿气管血管分布考虑其他诊断。
?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可见两肺磨玻璃影,常见呈两侧胸膜下对称改变。蜂窝影和实变影少见。
?呼吸细支气管炎
表现磨玻璃密度的边缘模糊的小结影,但其病变呈灶性分布且非弥漫性分布。
①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上升,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下降;
②PCP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不具特异性,故其确诊有赖于病原体的检出;
③实验室尚不能对PC进行培养,主要通过涂片银染色镜检;
④PC主要在肺泡内繁殖,滋养体附着肺泡上皮细胞,进入支气管多为包囊。因此,难以检查到滋养体,多仅发现包囊。
以PCR为基础的基因诊断技术可有效检测标本中的PC的DNA,且不受PC的形态及生活时期的限制,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可采用BALF、痰液、诱导痰液、口咽部洗涤液、鼻咽部吸引液、血清或血液等标本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有ELISA、间接荧光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等检测血清的抗PC抗体。
由于AIDS患者免疫缺陷,产生抗体的能力低,而正常人群抗PC抗体阳性率为50%~60%,因而血清免疫学对PCP的诊断价值不大。
PCP是有特效药物治疗的,成功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即时治疗。患者若出现PCP的临床征象及中、重度低氧血症,宜尽早进行经验性治疗。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co,复方新诺明)
①SMZ和TMP的复合制剂;
②疗效确切,且较为经济,服用方便,为治疗PCP的首选药物;
③对于高度怀疑而未明确者,也是首选的试验性治疗药物;
④作用机理为阻断PC的叶酸合成。
规格:片剂:含SMZ0.4g、TMP0.08g;针剂:2ml(含SMZ0.4g、TMP0.08g)。
通常成人的治疗剂量为SMZ70~mg/(kg·d),TMP15~20mg/(kg·d),疗程3~4周。通常用SMZCo2片,3次/d。
治疗AIDS的PCP有效率为80%~95%,而非AIDS的PCP有效率为60%~80%。
尽管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严重,可产生胃肠道症状、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发热及皮疹过敏反应等,但疗效明显优于其他药物。
磺胺类药物可诱导PC的二氢蝶呤酯合成酶发生突变而对该药产生耐药。
?克林霉素联合伯氨奎
治疗轻、中度PCP同样有效,但目前的机制尚不清楚,可以作为不能耐受或磺胺和戊烷脒治疗失败的三线选择,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发热、粒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
?糖皮质激素
①对于中、重度PCP(PaOmmHg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35mmHg)患者,在抗PCP治疗的24~72h内应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
②可缓解缺氧,改善症状,减轻肺纤维化,并降低磺胺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③国外()一专家共识建议:40mgBidd1-5,40mgqdd6-10,20mgqd至第21d为疗程。
?卡泊芬净
①卡泊芬净为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②抑制β-(1,3)-D-葡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胞壁完整性和渗透稳定性的破坏及细胞溶解,为抗PC的机制;
③目前已有人应用卡泊芬净治疗婴儿型PCP、器官移植后PCP、老年人P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临床治疗请结合实际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欢迎分享!投稿方式:?可将相关图文发送至投稿邮箱。?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投稿”。?请在邮件中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投稿邮箱:er_vision.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专治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f/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