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5消化系统胃母细胞瘤
定义
胃母细胞瘤是一种双相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年轻男孩的胃固有肌(通常是胃窦)中。
ICD-O编码
/3胃母细胞瘤
部位
仅有12例报道,均发生在胃固有肌,8例为胃窦,2例为胃体,1例为胃底。最后一次部位没有报道。
临床特征
大多数患者出现腹痛,可出现疲劳、血便,在一些病人中,体检时发现了胃部肿块。所报告的肿瘤大小从3.8厘米到15厘米不等(平均值:7厘米;中位数:6厘米)。
流行病学
报道的胃母细胞瘤患者年龄在9至56岁之间(平均24岁;中位数27岁)。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中男性占多数,男性8例,女性4例。
发病机制
除了与特征性基因融合(MALAT1-GLI1)相关外,这些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丛状纤维粘液瘤发现体细胞MALAT1-GLI1基因融合,它也在胃固有肌层,然而,所有报道的丛状纤维粘液瘤都是良性的。
由于胃母细胞瘤是双相的,未发现SS18融合,从而可将这些肿瘤与滑膜肉瘤区分开来。
部位
胃母细胞瘤位于胃的固有肌层中,以结节形式生长,有的伴有周围纤维硬化。
组织病理学
胃母细胞瘤呈双相组织学,由均匀的梭形细胞和排列成巢状的上皮细胞组成。任何肿瘤都有不同比例的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胞浆淡色,细胞核圆形,核仁不明显;梭形细胞成分单一,细胞呈长梭形,间质常粘液变,常有钙化区。核分裂罕见,核分裂与预后无关。在免疫标记上,上皮成分表达各种CK,局灶表达CD56和CD10,而梭形细胞组分缺乏角蛋白的表达,然而CD56、CD10表达。重要的是,KIT、DOG1、CD34、SMA、desmin、Syn、CgA或S不表达。
分子病理学诊断
肿瘤细胞中MALAT1-GLI1基因融合是诊断胃母细胞瘤的必要条件。
基本的诊断标准
基本特征:双相组织学,具有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巢;MALAT1-GLI1融合基因。
分期
胃母细胞瘤分期同胃腺癌。
预后
大多数病人接受了外科切除手术。在11个有信息的患者中,有7个患者的随访时间长达14年(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仅为12个月。2例肝转移(其中一例同时有淋巴结和腹膜转移,另一例淋巴结转移,另一例局部复发,报告的病例数太少,无法确定预后或预测指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f/10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呼吸影像ldquo肺泡蛋白沉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