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期患者,男,59岁,反复感



病史描述

患者,男,59岁,反复感冒后贫血9月余,右肩关节疼痛1月余。

问题思考

A、骨转移瘤

B、多发性骨髓瘤

C、骨质疏松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影像信息

——豌豆医学影像——

竭力为您提供支持调窗、测量、标注等功能的优质阅片体验

病理结果

椎体骨髓瘤

征象描述

颈7椎体压缩变扁伴右侧椎弓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呈等T1长T2信号影,STIR序列为高信号,颈7水平脊髓明显受压。

诊断思路

骨髓瘤起源于骨髓的原始网状细胞,分为单发和多发,单发可进展为多发,恶性浆细胞广泛浸润全身骨髓,骨小梁被破坏,瘤细胞穿破皮质骨,浸润骨膜和周围组织,部分骨髓瘤患者可并发淀粉样变性,并可引起骨硬化改变。本病50-60岁多发,男多于女,症状为全身无力,体重减轻,骨骼疼痛,腰背部痛,易发生多发病理骨折、肿块,有继发贫血和出血倾向,反复发作肺部感染和肾功能不全。当并发淀粉样变性关节病时,可出现腕关节、肘、肩关节疼痛、肿胀、双侧腕管综合征,股骨病理性骨折或皮下结节。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高蛋白血症、高血钙、Bence-Jones蛋白尿,骨髓涂片可找到骨髓瘤细胞。MR表现: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背景下的不同信号强度的低信号,T2WI上未经治疗的病变表现为高信号,而对治疗有反应时则表现为信号不同程度的减低;T2WI脂肪抑制序列由于脂肪信号被抑制,病灶高信号较T2WI更明显。

鉴别诊断

1、骨转移瘤:有原发病史,骨转移灶多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常不伴明显的骨质疏松,病灶间的骨质密度正常,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大小多较一致,呈穿凿样骨破坏,常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骨破坏区出现软组织肿块和出现膨胀性骨破坏的几率较高。

2、骨质疏松:骨皮质结构显示完整,无骨小梁缺损区,无短期内进行性加重趋势,颅骨无异常改变;血、尿化验与骨髓瘤不同;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发生骨质疏松,常有骨膜下骨吸收,颅骨有颗粒状异常信号,肾脏可有多发结石,化验检查有高血钙和低血磷,尿中无Bence-Jones蛋白。

欢迎投稿、留言、补充

豌豆医学影像竭力为您提供支持调窗、测量、标注等功能的优质阅片体验

豌豆君欢迎您的来稿,来稿要求:

医学影像类专业的文章

关于医学影像的科普文

反映医护生活场景的轻松类文章

分享总结和分析影像病例的PPT

关于医学影像的新技术

邮箱:dy

peadr.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