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占到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大环内酯类药物成为肺炎支原体治疗的首选。
其中,阿奇霉素在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方面有着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时,科学的用法是用3天,停4天,有的用5天,停4天,再重复第2疗程。为什么要停4天,而不是连续应用呢?
我们根据阿奇霉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特点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停4天。
这是用于阿奇霉素有较好的抗菌特性、药动学特性和治疗效果决定的。
1、药动学特点-半衰期长
阿奇霉素在组织中分布广,代谢慢,组织内药物半衰期可达68小时;
研究发现,使用阿奇霉素3~5d后,第12d时在巨噬细胞及白细胞内仍可以检测到阿奇霉素。巨噬细胞可以把阿奇霉素转运到机体的炎症部位,所以阿奇霉素的组织渗透性较强,而且在组织与细胞内的阿奇霉素水平能远远超过同期血浓度的10~倍,感染部位的阿奇霉素水平是非感染部位的6倍,特别是在肺组织中水平较高且作用时间持久;
因此,服药3天后,即使停用,阿奇霉素依然能在体内持续作用3~4天。
2、药效学特点-抗菌药物后效应
与其他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同的是,阿奇霉素药具有明显的“抗菌药物后效应”;所谓抗菌药物后效应,就是指停用抗菌药物后,药物的血药浓度即使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而细菌仍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被抑制状态,不能生长;
虽然从表面上看应用阿奇霉素3天后停掉了,但实际上在停药后,病原体仍旧处于被抑制状态。
3、不良反应特点-减少用药时间,降低胃肠道反应
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长病程,通常可持续3周,甚至更长时间。并且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和用药时间成正相关;
加上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差,长期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患儿容易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还伴有穿刺处疼痛、皮疹、静脉炎等症状;
因此,用3天,停4天可减少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4、细菌耐药特点-连续用药,易产生耐药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时停用4天,无论是从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依从性、耐药性都要优于连续给药,并且疗效相当。
因此,《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年版)》里面阿奇霉素用法为:10mg/(kg·d),每天1次,轻症3天为1个疗程,重症可连用5~7天,4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但对于婴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
如果使用1天停用,阿奇霉素在体内还会不会有3-4天的持续作用
本文(-05-:52:04)发表于“退休医生桑的博客”
退休医生桑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8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呼吸内科老年人肺炎应该如何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