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谨防心血管病加重



PM2.5加重心血管病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前两者是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则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监测的颗粒物指标有三个:PM2.5(细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物),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能够悬浮在空气中;PM10(可吸入颗粒物),即直径2.5微米、≤10微米,可以进入呼吸系统的颗粒物;PM(总悬浮颗粒物),即直径≤微米的颗粒物。

一般地说,粒径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2.5~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被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部分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即PM2.5),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20,能够附载大量有害气体、重金属等物质,可以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的阻挡直接进入肺部,并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有害物质溶解在血液中,对血管内皮直接造成缓慢、持续的损伤,促使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以及斑块破裂和急性血栓形成,不仅会引起胸闷、气短、心慌、头晕等症状,还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血栓,使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复发或恶化,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雾霾来袭,“护心”10建议

1

尽量不出门,尤应避免户外晨练

心血管病患者之所以受雾霾影响很大,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容易使人感到胸闷不适。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因此,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同时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以免诱发心绞痛、脑出血等疾病。

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

2

普通棉纱口罩只具有防尘作用,无法阻挡PM2.5。经过国家批准的KN90、KN95、N95级别的防尘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细颗粒物,对大部分细菌、病菌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3

外出归来即清洗

在雾霾天气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换上干净的衣物,以免将细颗粒物带入室内,加重室内空气污染。

饮食清淡多喝水

4

在雾霾季节,心血管病患者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适当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橙子、萝卜、枇杷、百合、莲子等,以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

5

适当饮用“清肺除尘”茶

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具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有效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适当服药

6

紫外线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还可杀灭大气中的微生物。若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紫外线照射不足,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故心血管病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同时,患者应及时调节自身情绪,舒缓抑郁和烦闷,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保护心血管的药物,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痉挛,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预防心肌梗死、中风发生,保护心脏健康免受浓雾侵害。

7

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还要做好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控。雾霾天气紧闭门窗是错误的,因为室内空气需要流通。但不应在早晚开窗通风,因为此时污染最重,等太阳出来后(中午前后)开窗通风换气为好。

不吸烟

8

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PM2.5,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应尽量避免吸烟,远离烟雾环境。

9

适当种植绿色植物

绿萝、鱼尾葵、万年青、富贵竹等叶片面积较大的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吸附PM2.5,降低室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利用除尘设备

10

可以用空气净化器过滤PM2.5,也可以用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2.5,净化空气。

购买《大众医学》出品图书、电子书,请进入微书城(点击图片↓)

健康锦囊、科普文章付费阅读(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什么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