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



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 http://www.txbyjgh.com/axhd/m/1975.html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以及企业合并以外的(对应科目为商誉),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借方)。计入所有者权益事项举例如下:

A、企业合并某项资产评估增值

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备注:差异没有影响损益,所得税费用换成影响因素的原科目

B、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其他综合收益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备注:差异没有影响损益,所得税费用换成影响因素的原科目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商誉的初始计量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中的“免税合并”或“应税合并”,实际上是税法中的“特殊性税务重组”或“一般性税务重组”。如果是应税合并(按照公允价值转让和处置资产,并缴纳所得税),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股份支付形式),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保持原被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则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商誉的金额,会陷入无限循环,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要看题目中管理层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意图,如果是长期持有,则一般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如果是拟近期出售,则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如果题目中仅管理层作出拟近期出售的决议,尚未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则不属于满足近期出售的条件,仍不能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如果未来期间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调减应交所得税,即无法实现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资产定义,不应将其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2、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应的科目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差异没有影响损益,所得税费用换成影响因素的原科目,同上。

3、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研发加计扣除,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原因是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税法利润。通俗的来说,递延所得税是把纳税时间提前或者推后,但总的纳税金额不变。政策性优惠让你加计扣费用少交税,你还做个递延所得税负债,难道未来还想把税再补交吗。但自行购入的无形资产,由于会计摊销和税法摊销的方式不一样,会导致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产生差异,此刻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这个没什么优惠政策。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新增或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额×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2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余额×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3、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新增或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额×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4、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如果期初有余额:

当期的发生额=[(期初余额/税率)+当期的差异]*转回期间税率-期初余额

5、当企业的未来的适用税率发生改变,要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如企业申请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税率由25%变为15%,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出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用此余额乘以以后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然后和期初余额进行比较确定当期发生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1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