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并肺炎,服药两周,咳止黄褪
急性胃肠炎
郑某,男,3月龄。
病史:出生不久,医院诊断为新生儿黄疸并肺炎。口服肝泰乐每次0.05g,每天3次;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天3次。服药2周,黄疸未退,开始咳嗽;伴流涕,有痰,咳剧烈易呕吐。医院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每次2.5mL,每天3次;扑尔敏每次0.6mg,每天3次;继续用抗炎等治疗3周无效,经人介绍来诊。
现症:身目黄染,剧烈咳嗽伴背部剧烈震动,有浓痰,无发热;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痰鸣音,双眼分泌物多;大便频、质稀,小便黄,纳眠差;双食指络脉鲜红,指纹气关,舌淡红,苔白。
处方:党参10g,白术10g,云苓10g,柴胡6g,黄芩8g,桔梗10g,熟附子5g(先煎),炙麻黄2g,细辛1.5g,陈皮5g,炙甘草6g,鱼腥草8g。
服用7天,咳嗽减轻,大便调,痰声减少。上方麻黄、熟附子、陈皮、炙甘草减量,加麦芽10g,茵陈6g。用药1周咳止,黄疸亦褪。
按:该小儿禀赋不足,五脏稚嫩,邪初入肝脏,出现新生儿黄疸,但由于服用大量抑制气管平滑肌的药物,治标而未解本邪,再加以扑尔敏之毒邪太过,木火刑金,最终伤及肺脏,出现剧烈咳嗽痰鸣。
治以四君、麦芽之类方药顾护胃气,以后天补先天;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鱼腥草一味,寒热同用,虚实同调;以小柴胡辅之调整枢机,全方位调护。标本兼顾,先后天同调,虚实寒热皆顾护,故能收获奇效。
从此案不难发现,彭教授偏重于补养中元之气。中元之气即先天之肾气与后天之中气。小儿体质未充,以稚嫩之体承受病邪,故其病易患、病情易变。小儿躯体感受风寒之邪,会比常人更易发热、咳嗽,甚至迁延不愈。因此,小儿的疾病都需要时时顾护其本,即使是有外邪侵袭,亦可根据邪正交争的具体情况分为扶正为主和扶正兼以祛邪两种。彭教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收卓效,正是继承了仲景护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该思想对指导儿科病证,以及内伤杂病的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也是我辈继承中医所要思考的重要之处。
本文摘自《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逾四十年,崇尚学伤寒、用伤寒,为岭南经方大家。其中医药学教研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仲景学说研究进展、中医临床基础、中医药养生康复学等学科为主,主攻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糖尿病及多种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和中药新药、中成药的研究开发等。因对仲景学说研究深入,每以经方立起沉疴,故海内外求医者甚众。本书从彭万年教授仲景学说阐微、临证经验、医案与研究三方面系统总结了其一生的临床经验,全部文稿由彭教授原作和其众多硕博士生写成,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了彭教授对仲景学说的领悟及临证运用经方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科疑难病、常见病的经验,对于促进《伤寒论》的研究和推广经方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适合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彭万年40年经方实践录》,主编:宋爱军,周英。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生姜在《伤寒论》中的量效关系探讨●10年腰痛,服7剂药缓解医案附治疗思路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12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新冠肺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