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年4号新冠肺炎疫情对



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

健康服务的影响及启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国家对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老年健康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整体上我国老年健康服务发展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本身仍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原本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了出来。新冠肺炎疫情给老年健康服务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促使我国老年健康服务进一步的发展。本研究将从供给侧的角度着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健康服务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可以继续推广的防控经验,这些防控经验对老年健康服务发展有什么启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以期能够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疫情下的老年群体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群体是相对脆弱的群体。其一,老年群体的感染率更高。新冠肺炎的感染传播具有普遍性,并没有偏向某一特定年龄群体,但从感染结果来看,老年人的感染率更高;其二,老年群体新冠肺炎病死率更高。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考察报告》,新冠肺炎患者中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在提高,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的病死率最高,为21.9%;其三,疫情打破了老人原有的养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养老机构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疫情爆发前部分返回家中的老人无法及时回到养老机构,而原本居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也无法自由出入,家属日常探望受到限制。同时,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法正常开展,社区居家老人的日常照料、就餐、就医、社会活动参与等需求无法满足。

二、新冠疫情对老年健康服务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老年健康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老年患者面临就医用药难题。卫生部年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药一般不能超过7日用量,对于慢性病和老年病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用量。因此,患有慢性病的医院复诊取药,而在疫情初期,社区、机构封闭式管理,需要就医的老年患者出入不便,且经常外出就医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此外,疫情防控也推动了互联网+健康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诊模式快速发展,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线上预约或者线上就诊存在难度。

2

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服务开展受阻。疫情初期,社区封闭式管理,社区工作者、照护人员、保姆等人员无法及时返工,部分社区居家服务设施暂停营业,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服务无法正常运营。同时,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多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资源有限,没有完全发挥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3

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让广大老年人在疫情期间及时了解和正确认识疫情发展情况,并掌握相应的防控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老年人信息辨识能力相对较低,且大部分老人对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应用存在困难。因此,多数老年人可能无法及时掌握和了解疫情发展形势,对于基本的防疫知识知晓度相对较低,容易形成从众恐慌或者固执自负的心理特征,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4

疫情加剧了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和孤独。家庭和朋友是老年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疫情期间,居住在社区中的老人除了家庭成员以外,暂时断开了与朋友的联系,使老人陷入了朋友隔离的状态;对于居住在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社会隔离状况更为突出,家庭成员被限制无法日常探访,老人无法自由进出,使其陷入了家人和朋友双重隔离的状态,增加了老人焦虑、孤独和抑郁的风险。

5

相关的防疫物资准备不足。由于疫情的突发性,老人所在家庭、社区以及养老机构中未储备相应的防疫物资,且相比社区居家老人,疫情防控对养老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要求更高,老年人集中居住,照护、管理、后勤等工作人员也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旦发生感染将是聚集性的。

三、疫情防控下的老年健康服务经验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发挥合力,助力老龄群体和养老服务机构更好地防疫,有效地保障了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支持老年健康服务发展。疫情爆发后,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响应,就慢性性病就诊、健康管理、老年照顾服务以及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和便利化的服务。地方层面也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防控经验。其一,为了适应疫情发展,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线上预约、问诊、处方配药、网络售药、无接触配送、在线医保报销等方式快速发展,发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其二,家庭医生助力疫情防控,与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共同承担起了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角色;其三,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基层老龄协会以及老年服务志愿者等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册、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1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