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浩教授哮喘和慢阻肺泾渭水还是并蒂莲丨
今天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哮喘和慢阻肺的争论焦点、发病机制、治疗进展、总结展望。
一、争论焦点
哮喘和慢阻肺的最新定义
支气管哮喘
GINA定义: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伴有慢性气道炎症。特征性症状为发作时间及强度不定的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伴有可逆的呼吸性气流受限。
气道炎症特征:过敏源刺激、上皮细胞Th2相关炎症因子、ILC2、Th2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黏液高分泌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OLD定义: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特征是持续性呼吸症状及由气道和/或肺泡功能所致的气流受限,常有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并受机体自身原因影响(如肺发育异常)。
气道炎症特征:上皮细胞损伤、巨噬细胞激活、Th1/Th17/Tc1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炎症、小气道纤维化、肺气肿、气道黏液高分泌等。
荷兰假说和英国假说
英国假说:年英国Ciba会议认为,哮喘和肺气肿为气道阻塞的两个不同表型。
荷兰假说:年第一届支气管炎研讨会上,Orie和Sluiter提出:哮喘、慢支和肺气肿等不同形式的气道阻塞疾病(OLD)不应认为是不同疾病,而是一个疾病的不同表现。
哮喘-慢阻肺重叠(ACO)
我们回顾一下国际上有关哮喘-慢阻肺重叠的研究。哮喘和慢阻肺都存在气道炎症、气道狭窄,但对于肺功能而言,哮喘发作或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明显看到慢阻肺的肺功能恶化程度比哮喘高,尤其是往后的发展。哮喘和慢阻肺都有黏液高分泌,也有气流受限,但是慢阻肺有肺气肿的改变,哮喘没有。当肺功能到了一定损害程度后,就存在两者重叠的临床表现甚至同样的临床表现。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ACO或者哮喘+慢阻肺是针对该类人群的简单描述,而并不是单一的疾病的诊断。这些患者具有一些临床表型,而这可能是由一系列不同潜在发病机制所致。
哮喘与慢阻肺的「中间地带」
我们总结了相关研究,哮喘和慢阻肺的基因型、年龄等其他方面均存在不同。比如哮喘一般是儿童时期起病,去年发布的王辰院士牵头做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明确了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这是以前从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hl/10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冠肺炎会进入考题吗厦门名师划重点下周
- 下一篇文章: 气道解剖及其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