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日均增加25名癌症患者nbsp肺
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今天是第16个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主题为“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
据我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在每年的新发癌症病例大概有多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有多万,差不多每10秒就有1例患者被确诊癌症。
本期“健康苑”特别推出“驱逐‘肿瘤君’”专题,对咸阳市癌症发病情况、市民的癌症认识误区以及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情况做详细的介绍。
咸阳每年约人新发癌症肺癌排在发病第一位
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医院肿瘤科、陕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和去病医疗·医院医院获悉,年咸阳市最新统计的肿瘤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8/,照此推算,去年我市新增约名癌症患者。
其中,男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为肺癌,且患病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咸阳平均每天新增25名癌症患者
年4月,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告中称,全国每年新发病约有60万人。年报显示,中国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例,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陕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廖和和告诉记者,咸阳市的肿瘤发病情况和全国平均数据有相似之处。据透露,咸阳市肿瘤新发病例发病率为18/,按咸阳约万人口推算,每年约有名新发的恶性肿瘤病例,平均每天新增25名癌症患者。此外,廖和和表示,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咸阳人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全国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针对咸阳市癌症病种发病和死亡所集中的年龄段,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中医学院肿瘤教研室主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仁廷。
据李仁廷介绍,相较于前几年,肺癌患者的数量出现增长趋势。而最令人担心的是,目前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李仁廷表示,吸烟仍是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大多数肺癌患者都存在吸烟史。
“我接诊过最年轻的肺癌患者只有20多岁。在以前,肺癌都是五六十岁时才会出现的中老年病,而现在中青年人群患肺癌的几率增大,年轻女性患肺癌的病例也在增加。”李仁廷说。
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癌风险
去病医疗·医院副院长李森在采访中指出,当前有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防可控的。同时她还表示,并非被确诊为癌症就意味着死亡,只要科学地治疗,也有不少患者最终可实现带瘤生存。
“合理的运动可加强体内新陈代谢,通过汗液排除体内毒素,同时还可增强个人体质、有效预防癌症发生。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煎炸食物。预防肺癌最重要的是控制主动吸烟、被动吸烟。”李森说。
此外,针对咸阳目前频现的雾霾天气,李森提醒市民,以雾霾天气为掩体的污染物进入呼吸道后,相对小粒的污染物更容易进入肺泡,从而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雾霾天气,市民应尽量避免外出,同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外出时最好佩戴专业防尘口罩,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华商报记者张兰
认清误区——理性对待
患癌=等死患癌原因单一碱性食物抗癌
市民对癌症认知三大误区
陕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和去病医疗·医院在长期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现,市民对癌症存在多种认识误区,华商报记者将为大家介绍三种较为常见的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科学认识并理性对待癌症。
误区1:得了癌症就是等死正解:早期癌症能够治愈
陈女士是咸阳某企业会计,刚50岁,已连续3年在体检中发现左侧乳房有异常肿块,并且逐年增大。医院确诊,但她一直都没去,因为她觉得查出癌症就是等死,还不如不查。最后由企业领导出面,连同其家医院做了乳腺钼靶摄影检查,果然被确诊为乳腺癌,且已进展为中期。知道检查结果以后,她更是抱着得了癌症就是等死的想法,拒绝一切治疗,终日在家闭门不出。
去病医疗·医院副院长李森指出,“癌症不等于死亡”。20世纪70年代之前,医学界的确对多数癌症回天乏术,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多数癌症特别是早期癌症已经能够被治愈,患者生存率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所以,大家也应该走出得了癌症就是等死的误区。
误区2:片面认定生癌原因正解:癌症病因很复杂
“我得乳腺癌是因为天天喝豆浆”“我得甲状腺癌是长期吃加碘盐引起的”“我因为长期熬夜疲劳,所以得了肝癌”“我得了胃癌是由于我忙于工作,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很多癌症患者将自己的病因归咎于某一个单一因素的现象,有的还通过各种媒介广为传播。
李森表示,癌症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与传染病最大的不同就是病因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可致癌因素众多,但有较明确病因关系的,却也只有吸烟、被动吸烟与肺癌、喉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等寥寥数种,而且存在病因和疾病发生也没有必然关系,只是增加了患病风险。
误区3:碱性食物能够抗癌正解:没有科学依据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因此“食用碱性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大部分癌症患者的体质都是酸性的”、“多吃碱性食物能抗癌防癌”……类似此种防癌的说法不胫而走,再加上保健品厂家的煽风点火,市面上“碱性食物”、“碱性保健品”一时间铺天盖地。那么这些观点到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
陕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廖和和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讲,“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完全不成立。临床上有酸中毒的现象,一些常见的疾腹泻、肾衰竭,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确实会引起酸中毒。也有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由于代谢出了问题,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但廖和和强调,酸中毒与酸性体质不是一回事。再者,“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区分没有意义,不论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会变成“酸性食物”。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和癌症患者都能维持比较稳定的酸碱度。
华商报记者张兰
支你几招——牢记谨行
管住嘴不熬夜多运动定期体检
四道防线赶跑癌症
数据显示,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面对如此高发的疾病,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第一道:管住自己的嘴
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仁廷指出,目前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唯一办法就是病因预防,建立合理均衡的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李仁廷介绍,在膳食中应有充分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同时,坚持每天吃-克的各种蔬菜、水果,可使患癌几率降20%。多吃淀粉类食品,每天吃-克的各种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食物中的淀粉有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作用,高纤维的饮食有可能预防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发生。
第二道:不当“夜猫子”
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余名30至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后才会休息。
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张亚密指出,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外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所以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2点。如果不得不熬夜,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身体中褪黑素的生成。
第三道:坚持长期运动
陕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陈武科提醒: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指长期的有氧运动。这类的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脚踏车、慢泳……等较温合的运动,长期坚持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体脂肪,减轻体重,更能够强化免疫力,防癌抗老。另外,理想的温和运动是每周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第四道:定期进行体检
很多人的防癌意识不强,很难做到定期检查。华商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咸阳市民中高发的几大癌症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的早诊率都不高。
去病医疗·医院副院长李森提醒,五类人群必须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四十岁以上人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癌症高发地区居住人群;有癌前病变人群,如息肉、胃镜发现中重度增生、异形增生等病症的人群;经常接触致癌物质,如放射物质、化学物质、厂矿企业污染物质等的人群。李森强调:四十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一次防癌体检,高危人群半年进行一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fw.com/fyyf/6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癌症说细数那些会遗传的癌症
- 下一篇文章: 咳嗽贫穷爱